第十三回 唐王感恩认圣祖 玄奘惊梦思谒佛(第4/7页)

释迦牟尼自降伏孙悟空,归天竺灵山大雷音寺,弹指间五百年过去。这一日于法堂召集诸菩萨、罗汉、金刚、众比丘、比丘尼弟子,讲释《妙法莲花经》。如来开口曰:

“吾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意深远,其语巧妙..力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诸菩萨说应六波罗,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

“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

如来自《序品》始起,讲《安乐行品》、《方便品》、《寿量品》诸品,端的口叶珠玑,唇散馨香。忽佛眉上现白瑞光,绕法堂九匝。地面涌出百朵金莲。众弟子纳头礼拜,虚心揣摩。转眼已至正午,忽听大雄宝殿庑廊那儿传来木鱼①之声,如来遂笑道:“佛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便心慌!——妙典大法毕竟不充讥也,散!”便抢先跳下狮子座,晃着胖大身躯,一溜小跑往斋堂去了。众弟子也紧随不舍。

① 崇玄署——隋唐时掌管佛教的机构。

② 法显——东晋名僧,曾从长安西渡流沙河越葱岭到印度,经狮子国(今斯里 兰卡)、印尼之爪哇岛归国。

经15 年,历30 国,取回大批经卷。

① 木鱼——寺庙有两种木鱼,一为扁圆形,诵经用;一为长直状.悬于大雄宝殿庑殿下,进餐时敲击为号。

又称梆。

斋后,如来重开讲座,说《观世音普门品》:

“..若有无量百千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能解脱。观世音以种种形游诸国土,度脱众生。

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裟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正说此间,密迹金刚来报:“观世音大士到!”如来即令召入,笑道:

“正说她,就来也!诚如东土俗语:‘说曹操,曹操便到’!”

众弟子忍俊不住。观世音已飘然登堂,嗔道:“师父,弟子不奸不诈,何谓曹操?”如来道:“偏你耳尖!为师不过逗句乐子!”又笑道:“我闻那东土皇帝杨氏,却是个在家修行的居士,己受菩萨戒,弘扬佛法,厚待僧寺。观世音也得了不少香火钱吧!”观音道:“师父耳目今日却闭塞!——

甚杨氏皇帝,早改朝换代,皇帝姓李也!”将李家故事说了一番。

如来叹道:“真是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蟒衣龙袍轮换穿!”观世音噘嘴道:“还有心逗!那李皇帝被道德天尊认了亲,遂尊老君为‘圣祖’,将道家排为三教之酋,儒教次之,释门位末。正花成千上万两银子修太清宫哩,却时我家日渐冷淡!”如来闻言,怒道:“这个李老君,也是空门中人,如何这般攀龙附凤!”

正说间,文殊、普贤二菩萨也自东土而来,向如来禀靠太宗祟道后,道家自知其经卷太少,为与汗牛充栋之佛教经典抗衡,正忙着造经——一是拉诸子百家之作充数;二是伪撰。据说已杜撰出《上清经》、《三皇经》、《黄庭元阳经》等:三是将佛经篡为己有——如把《妙法莲花经》改头换面为《灵宝妙经》。又四处宣扬“佛教不敬人王,不孝父母,空言涅槃,于世无补!

妄言来世之福,更系水泡幻影!惟道家学说,贯通阴阳,融会易爻,尊者习之,可调和鼎鼐;庶民习之,可趋吉避凶,尽享现世之福!又有济世金丹仙药,食之可令人霞举飞升,长生不老。便有不少人信了此说!”观音道:“弟子所虑却不在经卷多寡、流言蜚语。只虑当今东土,适逢太平盛世,却风气日下,以富贵为荣,清廉为耻。不积福德,惟利是图。更有甚者,不畏轮回,妄造恶业。或为富不仁,淫靡奢侈;或见财起意,谋人性命..弟子每日忙得脚不沾地儿,去排危解难,有时一日连一顿斋饭也顾不上吃,还是忙不过来!人也瘦了一圈儿!”众人看观世音,人果然清削了,也更妩媚了,盯着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