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坚持了最初的泪水(第4/16页)

“一个人朝东方开枪/另一个人在西方倒下”,仍然是对词的拆解与分离,也是一种生存的悖论,我们既可以用“歪打正着”来解释,也可以认为这是对生活中的“貌合神离”状态的一种尖刻反讽:“一个人朝东方开枪”,意味着他的目标在东方,那么他自己,自然是在靠西面的位置,然而在他朝东方的敌人开枪时,“另一个人在西方倒下”,即击中的却是自己阵营中的人。这样看来,“自己阵营中的人”到底是不是“自己人”,值得怀疑。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几句诗是对好与坏,己方与对方的辨证与疑问。

最后一节,诗人对词语再次进行拆解、组合与衍生,“黑手党戴上白手套/长枪党改用短枪”,形象改变了,“手”与“枪”也改变了,在外形上增加了迷惑性,但本质并未改变。代表着美的维纳斯,只有一只手,但她比人类高洁,在人类的蝇营狗苟面前,她伸出了唯一的手,“拒绝了人类”。这句诗出现多年后,我们在1990年的《傍晚穿过广场》中可以找到回音,欧阳江河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可贵的怀疑与担当的立场,就是从《手枪》开始的。

而在诗人笔下,作为一种具有崇高与纯洁的品质的象征,维纳斯同样具有可拆解性,她一方面具有外在的端庄美丽,另一方面,她的两个乳房如同两只抽屉,“里面有两粒子弹,一支枪”。但是,最终是正义战胜了邪恶,这只枪“要扣响时成为玩具”,无法用以实施真正的谋杀。“哑火”不仅指枪哑火和行动的失败,也是对前面所有叙述的一次颠覆——一次纸上的枪械拆解行为,最终结果必然是“哑火”——使读者的思绪重新回到最初的放松心态,意识到这是一场诗人精心安排的语言游戏。

《手枪》是一首咏物诗,但与以往我们所见到的任何咏物诗都不同,它通过读“物”的分解与组合,使我们不仅看到了所咏之物的外形与内涵,还让人们看到了物的可变化性。而在变化之后,又能通过高超的技巧将其还原。让读者始终感觉到诗人所咏之物的坚实存在。而在句式上,《手枪》也干净利落,屡屡出现的描述、延展与悖论,显得铿锵有力,有一种机械物被拆卸时的节奏及动感声调。

《手枪》的出现,标志着《悬棺》时代的结束。《手枪》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写作的开始,此后两年,欧阳江河佳作迭出,写出了《玻璃工厂》这首更为纯粹和成熟的“咏物诗”。

2008年7月,一个刊物向我提出了几个与诗歌相关的问题,其中一个是:“曾有学者认为,目前,一般诗人的作品都高于上世纪80年代的名篇。此话言过其实还是确实如此?”我表达了如下见解: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发出这种感叹的学者的立场是什么。也就是说,他到底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基础上说话。但无论如何,那种“诗歌的进化论”观点都十分偏颇。从诗歌技巧的探索方面看,90年代以后出现的诗人们是有资格骄傲那么一下子。但诗歌并不仅仅是语言的竞技和技巧的建构,它还有内容,以及整首诗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而且从更广阔的范围看,内容高于技巧,与时代形成共振高于自我冥思。如果说语言和技巧是汗和泪,那么内容则是血和精神。当然,并不是说后者永远比前者重要,而是说它们只有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成就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古往今来流传于世的名篇佳作,没有几篇是不注重内容而徒以技巧的出众取胜的,更没有脱离于时代生活而在小圈子孤芳自赏的。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修建》中所说:“造房子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供人观赏,修建的主要原则是实用,然后才是雅观。当然,二者兼顾最好。”在我的阅读范围看,80年代的不少作品直到现在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北岛、舒婷、周涛、海子、欧阳江河、西川、柏桦、于坚、李亚伟、韩东等人在80年代创作的一些诗歌至今仍然是中国当代诗歌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