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二十章 千马之劫(第3/5页)

最要命的是千马盟的当家人广相照一直抱定的劫财不劫命的宗旨,既然如此,这群马贼可以说几乎完全处于“失业”状态,甚至有好几次,广相照还不得不干起救命施财的事。由大冥乐土前去密象国等西方诸国走这条途径毕竟比借道阿耳诸国近许多,商队不敢由此经过,对那些欲前往密象国学巫术的人来说,却常常宁可选择此路。密象国盛产巫师,不少乐土人在以武立国的大冥王朝中难有作为,便想另辟捷径,在习武难成的情况下,便去习练密象国的巫术。而这些人往往多是在乐土很不得志的人,穷困潦倒,对于他们来说,穿越贫瘠的西向荒漠实在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他们根本没有钱请人为他们引路,而在这儿替人引路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风暴、蝎子群、迷路……当然,最可怕的是异域废墟——这决定了要雇人引路必须付极大的代价,因为那等于把引路者的命也一并买下了。

既然雇不起向导,这些人就惟有穿越这片荒漠。

而广相照偏偏常常遇见这样倒在路上奄奄一息的人。广相照没有做马贼的天份,几乎每次他都会让手下的人将这样的人救醒,而救这些人并不太难,只要一些食物与水,但在这种地方,食物与水就是金子。

广相照向他的手下解释他这么做可以将这些人也吸纳入千马盟,壮大千马盟的实力,其手下都会赞同他的举动,因为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就是这样被广相照救起来然后加入千马盟的。

千马盟的人数的确越来越多,但他们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最初取“千马盟”这样的名称,广相照是将“千岛盟”改了一字,他说这样的名字响亮而易记,很快就可以声名远播,却没有料到日后千马盟在日益困顿后,竟不得不开始养马,再将马匹与须弥城交换钱粮以度日。到后来,做马贼这样的事倒让广相照他们荒废了,“不务正业”地养了大批马群,成了名符其实的“千马盟”。

不成功的马贼广相照却擅长养马,经他驯养的马匹高近丈,髯至膝,尾垂地,蹄如丹,颇受欢迎。最后,广相照索性放弃了马贼的日子,凭着与须弥城的交情,在须弥城所辖范围内购下了一片山林,建成了千马盟盟坛,成了乐土不大不小的门派。

由于千马盟的来历特别,故千马盟弟子虽然不少,但绝大多数都是修为平平的人,甚至有些弟子根本不谙武学,这在乐土诸族派中是极易为人所轻视的。千马盟这一次之所以也参加“灭劫”之役,恐怕多少是想改变世人觉得千马盟只会养马的偏见。

千马盟盟坛在须弥城左近,与危山十九峰相去甚远,值得广相照庆幸的是这一次他眷养的上等良驹帮了他的大忙,让他以及与他同行的四十名千马盟弟子能够在灭劫之役结束前赶至。千马盟弟子的身法是无法与其他一些源远流长的乐土武道族派的弟子相提并论的,要他们徒步在短时间内远涉千里,有些勉为其难。

千马盟的人的确赶上了“灭劫”之战,但广相照想要达到的目的恐怕难以实现了,众人对他们骑来的四十一匹马的关注程度远远比他们千马盟上下四十一人更甚,这让广相照大为气馁。

所以,千马盟游弋巡视的格外频繁。广相照恨不能立即撞见试图突围的大劫主,然后与之轰轰烈烈地大战一场,让乐土武道从此知道千马盟并不只是会养马。

秋天的阳光即使在下午也不热,但却很亮,广相照骑在高头大马上,太阳正面照射着他,让他双眼不由地微微眯起。他的皮肤粗糙如砺石,尽管近几年的生活已安逸了不少,不再那么飘泊不定,但这却不能消去荒漠风沙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

他的身后,是他的十名弟兄。他对千马盟的弟子一向以兄弟相称,也的确是待之如兄弟,这十名弟兄所骑的马比广相照的坐骑还要高大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