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九章 迟迟不到的捷报(第3/4页)

屠勋看着谢迁,道:“于乔,我觉得之厚的分析是对的,现在未闻前线有败绩,或许是刘瑾抢先一步报功,又或者是他用了什么阴谋手段,阻碍前方捷报传至京师,以达到他先一步报功的目的!”

谢迁瞪了沈溪一眼,目光好似在说,你这小子到底帮谁?

沈溪道:“两位老大人,若不介意的话,学生这就要进宫面圣去了,老留在兵部这边也不是个办法。”

谢迁又在瞅沈溪,屠勋微笑着说道:“于乔,我们也别留在这边瞎等,旁人都进宫去了,我们老在宫外晃悠,这算怎么个说法?倒不如跟之厚一起进宫,路上再详谈……”

虽然谢迁很不乐意,但还是点头应允。

兵部到长安左门没几步路,几人未乘轿或者坐马车,刚走出几步,谢迁有感而发:“之前没去礼部走一趟,正好顺路去瞧瞧……”

兵部在东长安街,礼部同样在这一侧,说顺路未必,但也不会绕太远。

或许谢迁想到有捷报就会有庆典,必然跟礼部有关,便想去见一下周经,虽然他对周经有些成见,但碰到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依然离不开周经支持。

三人到了礼部衙门,问了一下门房,才知周经已先一步入宫。

皇帝特别指出传见周经,张苑派人传话时,叫人向周经说明这一点,周经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入宫去面圣。别的大臣都是去文华殿等候,然后一起前往奉天殿,而周经则直接入乾清宫觐见听宣。

谢迁听说周经已进宫,怒从心头起,嚷嚷道:“瞧瞧,周伯常之前看起来老实本分,但现在阉党得势,立马活跃起来……他不会是急着入宫邀功去了吧?”

谢迁火气实在太大,沈溪和屠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一抹无奈。

谢迁笃定刘瑾是虚报战功。

沈溪知道,自己再说什么,谢迁必然听不进去,还不如不说,等进宫后静观其变。

到现在为止他也不能确定刘瑾是否虚报,更大的可能是刘瑾觉得王守仁和胡琏等人一定能取胜,提前报功。

有多大的利益,就有多大的风险,刘瑾既然愿意承担这样的后果,沈溪自然没法评价和干涉,只能等最后结果到来,看看刘瑾是否能如愿以偿,若是能侥幸赌中,那他回朝重掌司礼监的机会非常大,这也算是一种风险投资。

在谢迁这样一个老顽固面前,沈溪没有发表看法,毕竟旁边有个屠勋,沈溪不能当着外人的面去跟谢迁抬杠,这既是对谢迁的不尊重,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三人出公生门,一起往长安左门而走。

等三人入宫,本来要去文华殿,路上得知众大臣已往奉天殿朝贺,如此一来自然不能先到文渊阁或者文华殿去商议事情,甚至连别的大臣都没法先碰个头通通气,只能先去奉天殿看看究竟是个什么状况。

过奉天门时,屠勋提醒谢迁:“于乔,稍后面圣可要谨言慎行,如今尚且不能定刘瑾虚报之罪,一切要等最终结果出来再说。”

谢迁冷笑不已:“那若这几天没有结果呢?”

屠勋道:“那也不能算虚报战功,可以当作……欺君之罪……论处!”

谢迁嘴角又浮现了个不屑的笑容,但没再说什么,不过他和屠勋都忍不住看了沈溪一眼,但见沈溪神态平和,好似事不关己,二人只能回过头,往奉天殿而去。

此时奉天殿内,大臣们正列班等候。

自打刘瑾离开京城,这还是朱厚照第一次在奉天殿会见大臣。

一次见到这么多人,大臣们都在想这次面圣是否可以奏事,在正德朝这种机会少之又少,每个人都想把握住。

谢迁、沈溪和屠勋三人抵达时,朱厚照尚未从乾清宫过来,朝会没有开始,三人因地位崇高,一来便被人群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