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九章 迟迟不到的捷报(第2/4页)

说完,钱宁一摆手,示意身后那一拨锦衣卫跟他走,这样才有充足的人手调用……他的想法比张苑更为复杂,心里琢磨着怎么趁此机会到京城那些个衙门,尤其是顺天府治下衙门传报时捞取一笔好处费!

“平时少有在这些衙门行走,现在终于寻到良机,还不趁机捞上一笔?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我钱宁的威风!”

钱宁走后,张苑嘴角浮现个冷笑,嘚瑟地自言自语:“什么宠臣,根本就是个傻子,这么说他都相信……这种事还用得着你去传报?不过这样也好,人走得远远的才不会跟咱家抢功,回头咱家就跟陛下说已派人通传,至于你几时能过来,看你手头事情完成如何!”

……

……

身处兵部衙门的沈溪,收到宫里传来的面圣通知。

谢迁离去后便无音讯,以沈溪判断,首辅大人应该是去联络礼部和刑部两位尚书,准备一下入宫后的说辞。

过了约半个时辰,皇宫那边又派人前来通知,沈溪知道,自己不进宫不行了,他不能老留在兵部衙门等谢迁回来。

此时宣府前线迟迟没有战报传来,除了刘瑾派出的信使送来捷报,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沈溪实在难以判断,前方出了什么状况。

以沈溪猜想,这一战十拿九稳,毕竟孙秀成主动放弃宣府军权,王守仁和胡琏领兵作战能力不俗,这可是经过历史证明的。

唯一的顾虑是王守仁和胡琏都第一次带兵,经验有所不足,加上自三边调来支援的兵马未到位,这场仗主要还得看王守仁和胡琏临场发挥。

沈溪派人通知兵部主要官员,除了两位侍郎外,即便是各司郎中也需进宫面圣。

熊绣和何鉴先行带人进宫,他延后一步出发,又过了差不多一刻钟也没等到人,沈溪无奈之下刚要准备启程,谢迁带着刑部尚书屠勋过来,二人行色匆忙。

因为刑部衙门不在大明门两侧,使得谢迁去刑部,来回这一趟比较辛苦。

谢迁见沈溪一身朝服,当即挡住去路,问道:“你作何去?”

沈溪道:“自然是入宫面圣。”

谢迁显得很不耐烦:“这会儿入宫,不是去瞎胡闹吗?你这边可有收到宣府战报?”

沈溪遗憾地摇了摇头。

谢迁回过头打量屠勋,摊摊手道:“你看看,如今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都未收到战报,不会又是刘瑾搞鬼吧?”

屠勋显得很谨慎:“虚报战功,其罪当诛,刘瑾未必有这胆子,一而再虚报,难道他就不怕死?”

谢迁怒气冲冲:“刘瑾胆大妄为,当初在朝打压异己时便只手遮天,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这会儿怕是知道自己在京城的影响力日渐衰弱,便想出这么一出,哄得陛下高兴,将他调回朝……你说说,若前方真有大捷,为何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全然不见战报?”

屠勋没有回答谢迁这个问题,他知道谢迁对刘瑾有极大的偏见。

旁人跟刘瑾只是政敌,很少有正面接触的机会,但谢迁就不同了,当初谢迁为救被刘瑾扣押的官员,低声下气到刘瑾面前认错,甘于阉人之下,这被谢迁视为奇耻大辱。现在刘瑾倒下,谢迁是最不希望刘瑾重新爬起来的那个。

屠勋看着沈溪,问道:“之厚怎么看?”

以前没人会问沈溪的意见,但现在情况不同,谁都知道刘瑾贬斥出京是由沈溪一手策划,现在刘瑾那边有了状况,若捷报属实的话很快就会回京,第一个要问的自然是沈溪,听谢迁抱怨指责没有任何意义。

沈溪神色显得极为谨慎,道:“宣府那边确实尚未有战报传来,刘瑾是否虚报学生不敢轻易下定论,之前学生曾对谢阁老提及,或许前方战事刚开始刘瑾便急着向朝廷报功,至于是否应验……需要时间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