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

有一天快下班的时候,新媒体的妹子奔袭到我桌前,扑过来说:“要填志愿了,你为我们写篇怎么选大学专业的文吧。”

我呆呆地看着她:“可是当年是我老妈帮我选的专业呀。”

妹子立刻扑向旁边人大毕业的同事:“要填志愿了,你给我们写篇怎么选大学专业的文吧。”

同事:“我也是随便选的。”

妹子问了一圈后,发现在这个百分百211院校毕业,硕士博士占比高达百分之六十的办公室里,大家当年都是这样选专业的:

“我爸让选的。”

“我妈让选的。”

“班主任让选的。”

“校长让选的。”

“隔壁王奶奶家在北京念大学的哥哥选的。”

“随便选的。”

……

一圈后,妹子又扑回我桌前:“要填志愿了,让你妈帮我们写篇怎么选大学专业的文吧。”

前两天全家聚会,哥哥嫂子专门跑来帮外甥问我填报专业的事。

我问:“那这个孩子以后想做什么呢?”

回答是:“不知道。”

我问:“那他喜欢什么呢?”

回答是:“也没什么喜欢的。”

我特别理解这种情景,相信每个人对此都不陌生。

因为当年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说不出来自己喜欢什么。

这应该是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我身边,非常笃定知道自己是谁、想要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有什么梦想的人太少了。

选专业,其实是件特别考验综合能力和信息量的事:

首先你得了解自己,比如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以及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后你还得知道那些代表着专业方向的名词,究竟都是干啥的,比如图书馆学就是学怎么管理图书馆的吗?还有城环系又是干吗的?分数曾常年居高不下的生物系为啥出国率那么高?通信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而在绝大部分的公立学校里,其实对这方面的信息介绍少得可怜。

我们奋斗的目标,不是去实现什么梦想甚至欲望,而仅仅是高分、高分、高分。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是从拿到了成绩单,准备要填志愿的那一刻,才开始思考关于“自己”这个问题的。

我们是一群不了解自己的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没有明确的想要不想要,而我们居然又是如此擅长学习和考试的一个民族,真不知道这是幸或不幸。

“教育”的英文是education,词根edu有引导、诱导的意思,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把一个人真正的内心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为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

可是现实中发现自己、认识自我,比实现什么具体的目标难多了。对自我的认知,就像数字前面的那个1一样,没有这个1,后面有多少0都不会让你开心和满足。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普遍,那就是我们已经习惯于接受和随波逐流了,对任何事情都缺乏所谓的激情和喜爱,也想不到有什么特别想去做的事情,怎么办?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Youngme Moon是这样回答类似问题的:

“在你今后的人生中会做很多选择,读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住哪个城市。如果在每个岔路口的时候,你都选择了那些自己相对感兴趣、让自己兴奋、能激发好奇心的事,你就会在下一个岔路口继续选择让自己更喜欢的,在下下个路口继续选择你更更喜欢的……

在这里,这位教授提供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那就是:不要总想着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了解自己”的问题。“了解自己”是一个宏大的命题,真正操作起来,不会比你做过的奥数题更简单。唯有从你遇到的每一个选择关卡、每一个岔路口入手,一点一点地做出相对喜欢或者相对有利的选择,才能逐渐培养出对自己的感知,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