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能力不如你的,却混得比你好

你心里有没有浮现过这个问题呢?其实我研究这个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可以把发现和心得分享一下。

首先,对于怎样才叫混得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假设我们把“混得好”定义为职场上的发展或事业上的成就。

在职场上,人们嘴里的能力,往往指的是专业技能,比如程序员的技术水平、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分析员对业务的精通……然而你所引以为豪的技能的门槛,或许并没有你所想象的那么高。

当你还是初级员工的时候,它确实很重要,可到了中级、高级的管理岗位后,它们的重要性应该是越来越低的。其他一些能力,例如说服力、赢得客户的能力、管理能力、战略规划能力、执行高管层意志的能力,就会变得更加重要起来。

通常情况下,那些能一直往上走的人,往往凭借的是综合实力,而不是某项单一的技能。

有个学计算机的老同学曾抱怨说,互联网时代让技术人员的优势差距越来越小。他说“这对年轻人是好事儿,但对我这样的人就不一定了”。以前还可以拼拼年龄造就的经验差距,现在完全在拼速度、拼体力、拼吃苦精神……拼好多好多其他的东西。

比如你觉得自己很优秀,算法技能很好,精通底层,但实际上身边任何一个很平庸的程序员,只要爱钻研、够认真、肯下功夫,有个三四年打磨,完全可以达到“骨干”的水准,而且从性价比上可能还更高,并且这些看似平庸的人,还很可能因为“薪水更低”“更吃苦耐劳”“自愿加班”这些因素,更能得到公司的喜爱。

因此当你觉得自己能力很强的时候,在技术层面或许确实如此,然而,公司看待一个人,不会像学校那样公平地对标成绩。能力强,说的是个体属性,而公司则更看重你个人对整个团队能发挥的“贡献度”和价值能有多大。

其次,“混得好”这件事,也确实是和运气、时机相关。

有次听一个成功互联网人士的讲座,讲了很多,只有一条最为精华:“互联网时代的成功者,往往是上一个时代的二流处境者。”

细想真是这样,比如36氪就被公认为是“弱者”创业的典型。创始人一开始只是编译国外的科技博客,后来开始报道初创企业。在正规媒体看来,这简直都是些边角料的活计,因为大公司才是主流,但凡有点规模的媒体都会去报道大公司。

但36氪就是那么幸运地赶上了创业井喷的时代,更重要的是,资本市场的大量热钱涌入,彻底改变了整个行业的走势和命运——初创企业突然重要起来,企业需要找钱,资本需要找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谁两头都有资源,谁就能处于枢纽地带,于是从信息的对接,到帮初创企业众筹融资,做股权私募平台,一步步,占到最具爆发力的金融入口。想想看,如果倒退几年,编译国外的科技博客这事,到最后要么成为一个小站长,要么成为媒体的一个科技频道编辑,大概也就仅此而已了。

“时运”既可以说是一种幸运,也可以说是一种行业敏锐度。大家都知道要站在风口上,可就是一些人总能比其他人更早地发现,并且有意无意地朝着风更大的地方走过去。

好几年前,我参加过一个写作者之间的聚会。那时候IP的概念还没有出来,写故事的人基本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写网文求供养;要么出书赚版税。席间,绝大多数人都流露出一种“就是喜欢写,所以写着玩儿,想指着这个成功是不可能”的论调。

只有一个年轻作者不同意,他当时大四还没毕业,一边做毕业设计,一边以每年至少三本的速度写着都市爱情故事。说实话,他的文笔比起其他在座的几位差一些,豆瓣评分也不高,他的故事往往有个很吸引人的噱头,但人物却略显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