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请最懂茶的人制茶(第4/27页)

就见闵老子动作如风,转瞬间沏好了茶,自饮一杯,另一杯不用说是给古平原的。

古平原不敢怠慢,知道闵老子这一下已带出了考问的意思。无非是,要我品你带来的好茶?先喝我一杯茶,说得出茶的好处,便是同道中人,否则你便请回吧。

他接杯在手,先观茶色,续而细品,一口茶在舌尖转来转去,良久方道:“好茶,不知是何处所产?”

闵老子矜持地笑笑:“这是川茶,阆苑茶嘛,很普通的。”

古平原听了大笑道:“闵老子在骗人了,这是阆苑茶的制法,但品其味,绝不是川中所出。”

闵老子这才认真看了看古平原:“你知道是哪儿产的吗?”

古平原再品一口,极有把握地说:“这是将阆苑茶树不远千里移种到湖州府长兴县罗岕村而种出的新茶。”

闵老子动容道:“品得好!品得准!你再说说这水。”

古平原将茶水含在口中细品,皱眉道:“此水清冽无比,必是天下名泉。”他猛一抬头:“莫非是惠泉?”

闵老子不置可否:“惠泉?惠泉到此地怕不有几百里,水劳而神逝,其质难存,你品错啦!”

古平原细思之下,怎么品怎么觉得这是惠泉水,然则闵老子所说的道理也驳不倒,他苦苦思索,突然想起门外看似无用的那口井,灵机一闪,复又大笑道:“闵老子又诈我,这分明是惠泉!”

“那你说说看,为何惠泉跑千里却依旧清冽?”闵老子嘴角边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古平原胸有成竹道:“门前有一眼井,既然屋后有泉,就不该打井。晚辈大胆一猜,前辈必是深夜淘井,用屋后清泉洗刷,然后静待惠泉新水至,垒石滤之,所得之水比寻常惠泉水还要清冽宜人。”

他一边说,闵老子一边在点头,等他说完,闵老子已然大笑道:“老夫今年整70,所见过的精于品茶的后生中,你可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不敢当,晚辈的老师精于品茶,常说‘茶是水中君子,酒是水中小人。’要晚辈记得亲君子,远小人的道理。”

闵老子频频点头:“饮茶而明事理,可谓是得了茶中三味。”

他把话题一转:“你今天来找老夫,不是有什么好茶要让我品一品吗?”

“是。”古平原借用闵家的茶具冲泡好了自家的茶叶,恭敬地端给闵老子。

闵老子打眼一瞧便笑了:“这是松萝,外面就种着半亩……嗯?”他方说着却敛了笑,轻轻一皱眉。

古平原知道他已闻出香气有异,不动声色只看着。

闵老子端茶在手,眯起眼仔仔细细地看了看杯中舒展的茶叶,闭上眼闻着杯中散发出的茶香,接着将杯中茶倾入口中,品了又品,这才睁眼道:“奇,奇呀!是松萝的茶种,也是松萝的制法,但却不是松萝。”

古平原站起身,兜头一揖:“前辈必然知道此茶的奥妙,还望不吝赐教。”

闵老子点点头,举杯在手:“松萝已是茶中上品,你这茶却比松萝更加韵味深长,细品之下有幽兰之香,茶汤比松萝更加翠绿明亮,再观茶叶,旗枪并举,白毫披身,胜过日铸雪芽。”

古平原想不到自家所产的茶竟有如此妙处,忍不住喜动颜色。

忽听闵老子问自己:“这茶你是怎么种出来的?”

古平原对此也是莫名其妙,便将当初放火烧山,移种松萝之事源源本本说出。他说到烧山,闵老子就是眉毛一动,后又细问了古家村的地势,这才点头叹息道:“这是天降福茶啊,你心好,所以有此善报。”

“前辈此言何意?”古平原不解。

“你可知道,被烧过的茶园三年之内不能种茶。而且这三年里,每隔十天便要用纯净的井水来洗地。这是因为茶这东西最是喜湿恶燥,地里要是有火气,休想种出好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