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请最懂茶的人制茶(第3/27页)

“没死就要来,有他的好处。若是不来,给长毛通风报讯抓曾大人的弟弟,这个罪名……”

“东家!”朱志吓得往地上一跪,“我知道了,我这就让他来见您。”

松萝山离着徽州最北面的休宁县城不远,松萝茶便是因此山得名,山上的“让福寺”有“倾千年缸水,种宝树松萝”的传说,而桃花渡就在让福寺的山脚下。

古平原独自一人来到桃花渡,经人打听,顺着渡口旁的一条小路走了一个时辰,便来到一处山坳。

“真是神仙居所。”古平原一见此处,便暗赞一声。山坳里种着几亩茶田,茶田中开了一条小道,尽头盖着青瓦白墙的一处小居,墙外层层翠竹,屋后一泓清泉。只是在茶田里还有一眼井,不知有泉水还要这井何用?

再走近些,古平原更是惊奇,眼前这片茶田虽然不大,却错落有致地种着十数种茶叶,古平原能认出的有“老竹”、“猴魁”、“毛峰”、“松萝”、“瓜片”等,可是认不出的还有好几种,尤其是一株茶树,他很疑此就是传说中的“涌溪火青”,但这种茶不能移栽,一移便死,几百年来只有十几株活在云雾萦绕的黄田,所产茶叶都是进贡之物,寻常人别说尝尝,看一眼都办不到。

古平原听老师说过这种茶树,但没见过,正在疑惑不解,就听那处小居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少年见了古平原不由得一怔,古平原赶忙走前几步,一拱手。

“请问这里是闵老先生的居所吗?”

少年慌忙还礼:“正是,请问您是……”

“哦,我叫古平原,是歙县古家村人氏,知道闵老先生的大名,特意带了种好茶来请他老人家品鉴。”

少年听了道:“这可不巧,我伯父去山上的让福寺了,那里的主持请他去品茶论道,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那,我去山上找他。”

少年忙摆手:“不成。不成,我伯父怪脾气,最恨人家在他品茶的时候打扰,你要是去了,非被赶出来不可。”

“那好,我在这里等。”

少年又打量了古平原几眼,叹口气道:“那好吧,不过我可没有吃的给你。”

古平原笑一笑:“不要紧,我带了干粮。”

一等就等到天黑,闵老子这才回来,细一看是个略有些驼背的老头子,走路蹒跚,论起样子来实在是貌不惊人。

“这是谁啊?”闵老子一见家中有生人,皱起眉头问道。

古平原还没来得及说话,那少年抢着说:“大伯,他说是喜欢喝茶的,带了好茶叶来让您品一品。”

“呵呵,你有什么好茶叶是我没喝过的?”闵老子一脸瞧不起的样子。

古平原刚要开口,闵老子忽然一拍脑门:“坏了,我的拄杖忘在寺里了,得去取来,可别让那帮和尚当劈柴棍给烧了。”

说着竟自顾自地起身,头也不回就这么走了。

古平原看看那少年,少年瞥了他一眼:“你也走吧,等我伯父回来还不知什么时候呢。”

古平原性子坚忍,越是不如意越能坦然自处,心道,好个闵老子竟然如此慢客,不过有本事的人脾气都大,我既是来求人,多等上一时半刻也无妨。

想着他便又坐下,那少年无可奈何地伸了个懒腰:“随你,不过我可要睡了。”

这一等时间更久,直到定更,闵老子方才慢悠悠从门外走了进来。他看见古平原还在,斜着眼问道:“你还在这儿,想干什么啊?”

古平原站起身,恭恭敬敬地一揖:“久闻‘闵老子’的大名,今日不喝上几杯老先生亲手冲泡的好茶,晚辈绝不离开!”

闵老子听了这话,脸上方才放缓和了些,也不答话,走到窗边案几旁,白炭煮水,又拿过一套成化窑的茶具,都是比平常所用小上一号,但精致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