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蓼蓼者莪(第3/3页)

周午追逐定权回到他的小书房内,方欲开口,却闻定权咳嗽了两声,怕他着凉,遂吩咐人准备热汤,备他濯足之用。一时间汤水齐备,打发走了旁人,周午看他自己动手除去靴袜,这才忍不住埋怨道:“殿下今晚何故又要引得陛下不快?”定权将足尖点入水中,只觉微烫,慢慢咬牙将双足浸没水中,吸了口气,方笑道:“是王常侍派人用八百里加急告诉你的?”

周午并不接他的讥讽之语,只是继续自顾说道:“按照国制,皇太子之子援例理当领郡王衔。陛下爱重皇孙,这是天大恩典,殿下何苦又作此态?”

定权不肯作答,闭上眼睛呼吸汤中泽兰与艾草混合的香气,半日始觉双足温暖,鼻息通畅,这才伸出脚来,周午见状,却只把巾帕往他身边案上一搭,也不再理会。定权想起今夜王慎的举动,哑然失笑道:“你们当真见我年来脾气好些,一个一个都要欺到我头上来不成?”见周午开口欲语,又冷笑道:“你又懂得什么?顾逢恩去年才封了侯,如今又轮到皇孙,陛下当真便是一条路也不想留给顾思林了么?这不是促他速死又是如何?”

周午全然没想到他会说出这般话来,一愣有时,方叹了口气,取巾帕为定权将双足拭干,道:“陛下未必便是此意,殿下何苦要想这么许多无益之事?”见他不语,也不再换人来服侍,亲自捧汤出去了。

皇孙回归之时,太子妃正在卸除簪珥,对镜补描晚妆,见宫人携他回来,也颇觉快慰。待他行过礼,便住手抱他起来,随意问了几句话,无非是皇帝与他的对答一类,待听到耳下生痣一语,不由便笑了起来,赞道:“我们阿元果然是有福之人。”两旁宫人连忙附和,将皇孙聪明、孝顺、伶俐之语又说了个无算。又说到封王之事,皇孙却不能记得父亲的那许多微言大义,只能转告太子妃道:“爹爹不许。”太子妃微愣了愣,道:“爹爹不许自是为了你好。”皇孙乖巧的点了点头,道:“娘,你继续梳妆,阿元在一旁看着。”太子妃笑应道:“好。”

一时梳罢晚妆,太子妃见尚未至皇孙睡眠之时,遂按平日之例接着教他读书识字,此夜敷衍的却是《毛诗》中的《蓼莪》一节。她本出身自文学之家,也通得些经史,此刻与皇孙逐字逐句讲解,深入浅出,颇为清明通达。又将其中几个容易的字,教皇孙认了读写。讲到“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两句,待太子妃说明句意,一旁静听的皇孙忽然道:“娘,爹爹今天抱了阿元。”太子妃微微一怔,笑道:“爹爹疼你,所以抱你。”皇孙点点头,想了半日,用小手指抠着太子妃胸前系着的香囊,又低声道:“爹爹衣服上很香,和娘一样。爹爹的手很冷,和娘不一样。”

太子妃揽他在怀,伸手抚摸他的额发,看着他温声道:“阿元真是好孩子。”

因是皇孙要读书,怕他伤眼,此刻阁内灯火辉煌,明明如同白昼。然而皇孙毕竟年纪太小,如同在舆内一般,他没有看见精心装扮过的嫡母望向自己时,那慈爱的眼神下隐隐的伤感、寂寞以及……

同病相怜的悲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