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YOU BLOODY CHINESE!(第4/7页)

七七事变后,太原街小日本的商店常被丢破玻璃窗,甚至半夜纵火,香港政府在码头旁盖了几间简陋的房屋让日侨居住,白天如常出外上班,晚上回来睡觉保平安。有人去,有人不,日夜守住自己的店,干脆花钱找烂仔防卫保护,但烂仔只能暗中受托,不想被人知道骂汉奸。许多商店即使做生意亦拉上半边铁闸,令乱世感觉更乱,尚未打仗却已有战争的气味。

有些日本人懂中国话,国语、粤语、福建话,都会说,也有中国名字,穿中国服装,也自称中国人,不太容易看出破绽。张迪臣嘱咐陆北才加倍留意这类人,一有发现,马上告诉他,说是为了香港的安全。陆北才可不管这个,他只稀罕张迪臣来听他说话,张坐在他背后的椅子上,他便觉得安全,可以安心说话。于是平常更沉默,把说话的精力统统储存下来,用在最快乐的时间上。张迪臣每隔两三回总给他钱,不多,陆北才爽快收下,没半分犹豫,既因钱是钱,他需要,也担心若不收张迪臣便不再来。

为求多见张迪臣,他努力向接触到的人打听消息,添加想象力,变成有用的情报,例如他听见同住唐楼的大难雄轻轻提过一句有堂口兄弟打算做世界,便对张迪臣说:“注意,有人计划抢劫日本金店!”言之凿凿,如躲在幕后偷听。陆北才的如意算盘很简单,既然已经提醒张迪臣注意,其后没发生抢劫,自是他预警有功而差人提防有道;相反,万一真的抢劫,他也可邀功,抱怨张迪臣为什么不认真对待他的情报,是否不信任他。陆北才琢磨出一个小道理:自圆其说比真真假假来得重要。真可圆,假也可圆,世事只有圆不圆,没有真不真。

江湖术士无不预言一九三七年的丁丑牛是一头“涧下水牛”,困厄无援,进退维艰。确是如此,日军在华南地带咄咄逼人,香港的商船和渔船连带遭殃,或被拘押,或被击沉,死的死,抓的抓,香港政府里的英国人只能干瞪眼,无能为力。更可悲的是连老天爷也欺负人,霍乱爆发,死者千人;台风来袭,伤逾万众。香港的天空,晴一天,雨三日,人间天上都是威胁。

好不容易熬到圣诞节,日子虽苦,有洋人的地方便要过节,百货公司张灯结彩,不仅洋人高兴,高等华人同样开心。这是陆北才在香港过的第二个圣诞节,在湾仔和中环的西餐厅门外看见广告牌,知道世上有一种东西叫作“圣诞大餐”,收费高得使他咋舌,只好站在门外,把视线从广告牌的最上头慢慢往下移动,扫看一遍,然后由最底往上看回去,看过便像吃过,饱了五成。张迪臣答应请他吃大餐,但十二月初忽然说有事须回骚格烂,之后便没再现身,陆北才明白洋人看重圣诞节,温暖的日子毕竟属于家人,寻常日子的激情始属于家人以外的世界。

陆北才在港没有家人,这两年写过几封信回河石镇给弟弟,却收不到半句回复,幸好有唐楼里的兄弟,有酒吧里的仙蒂,如今更有了张迪臣,已经非常满足。圣诞节于他只是多拉车、多赚钱的好日子,车伕们常说自己像埋头开荒的牛,有力气的时候多耕田,待到老了、残了,便任人宰割。

到了平安夜的晚上,陆北才和石岐昌把六国饭店门外张贴的圣诞餐单看了又看,咕噜咕噜地直咽口水。圣诞餐分两类,“圣诞大餐”和“圣诞常餐”,前者每份八元八角,后者五元八角,广告上列明菜单。

常餐菜色:

1.蟹肉泮丝汤 2.焗鲜鱼 3.牛扒 4.茨会鸡 5.番茄蛋 6.烧猪排 7.烩火腿 8.冻肉 9.咖喱虾 10.炮茨仔 11.桃菜 12.布甸 13.夹饼 14.咖啡 15.糖茶 16.牛奶 17.芝士 18.鲜果。

大餐菜色: 

1.吉士豆汤 2.炸鱼 3.烧白鸽 4.炸西鸡 5.大虾巴地 6.路粉鸭肝 7.烧牛肉 8. 烩火腿 9.冻肉 10.咖喱奄列 11.烩茨仔 12.烩萝卜 13.糖果布甸 14.杏仁饼 15.炸蛋丝 16.咖啡 17.糖茶 18.牛奶 19.芝士 20.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