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集〕

夏天的一个早上,在金水农庄,骆玉珠喝着稀饭,在几盘精美的小菜中夹来夹去,细嚼慢咽。在她的茶室里,有一幅字画,上书:“采斛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陈江河蹲坐在屋门口的小板凳上,一手拿着黄瓜啃着,一面狼吞虎咽地吃着面。骆玉珠边吃边自言自语:“好端端的菜又要浪费了。鸡蛋也吃不了,只好扔了,当肥料了!”陈江河故意装作没听见,偷瞥着骆玉珠端出院去。

骆玉珠一进厨房,陈江河就坐上饭桌,吃起了鸡蛋,骆玉珠在厨房偷笑。

骆玉珠、陈江河看似在世外桃源隐居,实则在转型升级健康产业!

实验田里石斛的生长缓慢超过了骆玉珠的预计。连续几日,骆玉珠闭门不出,在仿原生态塑料大棚里,骆玉珠发现了很多草药苗,当她看到一株犹如书上画的开满了黄花的植物时,兴奋得差点跳了起来。“这可是我们自己种植的铁皮石斛啊。”

骆玉珠小心翼翼地挖了一株,闻了又闻,这味道,确实就是铁皮石斛,心想:“应该就是专家教我培育试验的这一批吧。”

野生的铁皮石斛,价格相当的昂贵。如果这个地方的环境能满足生长要求,就能进行大量的培植。铁皮石斛第二代也是奇珍异宝呀!

“这铁皮石斛生长的气候环境十分特殊,后山有很多枯木,生态环境也正好适合它生长,真是太好了。”骆玉珠把自己的计划,大致地说给陈江河听。陈江河一愣,他显然没有想到,骆玉珠这个实验居然差不多成功了,要大规模培育了,五六年的心血啊。陈江河马上答应,“这块地方还真是个风水宝地,我想再在房前屋后种牡丹、种玫瑰,我们也来当一回‘花仙子’吧。”

“不行,这块地方是我先看中的,说什么也不能让你捷足先登。”话音刚落,夫妻俩对视着大笑。

第二代铁皮石斛成活率非常少。除了大棚,两人在后山枯树上找了大半天,一共才找到区区两三棵新鲜的铁皮石斛。在挖铁皮石斛时,夫妻俩都非常小心,尽量保持了根系的完整,还带上了泥团,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移植的存活率。她之所以设计把铁皮石斛在枯树上培育,就是要给它们留出原生态的生长空间。

其实,骆玉珠要种植铁皮石斛并非空穴来风。那还得从王旭、邱岩从广西柳州带回野生铁皮石斛说起。当时,骆玉珠第一次看到铁皮石斛就感觉自己好像在哪里遇见过,有种特别亲切的念头出现。家里从奶奶开始,到妈妈,到自己,一家三代都是靠自己采药、晒药、配药、煎药,自己给自己治病的。

这些年,骆玉珠把铁皮石斛当成盆景养了起来。经过专家指导,几年过去,居然培育出了100多盆铁皮石斛,这就为骆玉珠发展药用植物的蓝图奠定了基础。骆玉珠上杭州、上海、南京、北京等著名研究所向专家请教。“你这种苗很普通!”专家的实在话犹如晴天霹雳,击碎了她的梦想。

“很多人倾家荡产了,你不值得冒险!”

“值得!这是挽救中华名贵中药材的大事,是关系到天下百姓健康的大事,它的价值和有可能带来的商机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骆玉珠的态度异常坚定。

“如果失败了呢?”关心她的专家还是为她捏了一把汗。

“姐啊,我们祖祖辈辈都是种田的,那种苦日子还没过够吗?”骆天宝也时常在骆玉珠跟前唠叨着。

“万一搞砸了,大不了从头再来。”骆玉珠破釜沉舟地说道。

峰回路转,专家告诉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采集纯正正宗的铁皮石斛当作种苗。这让她看到了挽救仙草的希望。

骆玉珠带着专家终于在龙虎山顶采集到了号称“铁皮石斛之王”的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