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第2/2页)

“你可真行,一下子就找准机会想出那么个好借口。”

土屋沉默了一会儿,才小声地说因为今晚的聚会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聚会。接着刚才的指责,节子又说:

“哎呀,我根本就不怀疑你有聚会的事儿,你觉得我在怀疑你说的话吗?”

就在弄不清谁是谁非,节子把土屋送到了他的聚会地点——位于筑地的一家日式酒家前时,土屋召唤女侍者想让她确认一下聚会的主办者。而节子则按捺住疑虑与好奇心,极力劝说土屋没有必要那样做。

但是,土屋越是着急赶时间,节子越是不明所以地拉着他的手向远离酒家的方向走。望着不知所措的土屋,节子终于开口了:

“我,已经下了决心。我们以后不要再见面了吧。”

土屋的辩解听起来很动听。他说,你不能这么说话,我们下星期还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见面吧,我一定不会安排别的聚会了。节子没有回答,突然放开那拽着土屋走来走去足足已有十五分钟的手,拦下一辆的士,打了一声耐人寻味的招呼便乘车而去。透过后车窗,节子看到了呆立在马路中央的土屋。节子喜欢那孤独的身影。假如他立即转身向聚会的场所跑去,那节子会是多么不幸啊。

两三天后,到了节子与四五位女性朋友定期举行茶会的那天。

自从与土屋约会以来,她还是初次参加这个聚会。尽管是个无聊的茶会,也许是托了与土屋多次约会的福,节子感到内心深处似乎隐藏着凌驾于那种无聊、那种沉闷之上的东西,她积极地准备赴会。

茶会开始了。还是像往常一样,大家说的尽是些他人的流言蜚语。忽然,一位夫人说出了土屋的名字,节子立刻侧耳倾听。说的是土屋与一位女演员的绯闻。其实这不过是单纯的传言,并非暗示他们有更亲密的关系。

前面说过,节子对丈夫已经没有了嫉妒心。其结果是,她的内心似乎已经形成了抵御嫉妒的坚固的组织。对于这种流言,尽管节子还会侧耳细听,但内心却已不再痛苦,甚至连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尽管节子没有看过那个女演员的电影,但她通过杂志的照片和报道,对她的面容、泳装照、经历、生活态度以及“喜欢的男性类型”等已有所了解。她所描绘的所谓“理想的男性”非常笼统,使人想象不出任何一点具体形象。

节子瞧不起女演员这一行,这是她与生俱来的偏见。表面上的理由是她认为她们没有一个人懂得穿着打扮,她觉得这都是因为她们没有教养。节子厌恶那种所谓的大众情趣。

然而,转眼之间,节子也加入了流言蜚语之中。转眼之间,在一种微妙的反作用下,节子用一种非常坚定的语气,表扬起那位女演员来。说她尽管不懂得穿着打扮,但演技还是大有长进;还说相貌虽谈不上有气质,却很招人喜欢。

“你看过她的电影吗?”

一位夫人问道。

“嗯,看过好几部。”

节子说了谎。

回到家之后,节子还在为自己那份公正的态度沉浸在喜悦之中。她自己也搞不明白为何如此喜悦……今天,她感到自己好像打破了种种偏见的束缚,变得轻松自由起来。同时,也打破了爱情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