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4/4页)

拉许欧克喃喃抱怨着拉斯穆斯和本杰明迟到。本杰明低声道歉,表示他们只是在水里“泡了一下”。

“哟,你们把冬衣脱啦。”赛尔波耳语道,“今年第一次下水游泳?我们在芬兰都是这么说,‘把冬衣脱掉’。”

“是的,我们的确这样做了。”本杰明同样耳语回答道。

“你们讲什么悄悄话,大声讲嘛。”拉许欧克咯咯笑着。

“对了,刚说到莱恩,你们看过今天的《晚报新闻》没有?”

拉斯穆斯突然刻意抬高音量,把旁边其他人吓了一大跳。

“我们的牧师表示:他们活该得艾滋病。这是报应!”他挥舞着手中的晚报。

四下一片死寂。

牧师的话,在使人窒息的空气中回荡着。

他们活该得艾滋病。这是报应!

有人转过身来,瞪着他。

说不出那是什么眼神:是被吓到而想撇清,还是只是好奇?

拉斯穆斯对那人怒目回视,然后猛然用力摊开报纸,吼道:“通通给我听着!‘如果艾滋病是针对同性恋者,使他们生病,让他们觉醒、回头,那艾滋病不失为一项福音。’这个牧师叫本特·毕格森,来自哥特堡,41岁。这篇是他针对艾滋病写的辩论文章。听好了,他说:‘罹患艾滋病的同性恋者,如果能够彻底觉悟,了解到身为同性恋者是最大的罪过,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艾滋病完成了一项使命,它传达了上帝的信息。虽然是疾病,但最终导致了善果。’”

拉斯穆斯愤怒的声音在死寂的大厅中回荡,就像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

拉许欧克脸色惨白,难以呼吸。

“这算哪门子牧师?这算什么……狗屁福音啊?”他愤懑不平,绝望地耳语。

拉斯穆斯继续朗诵牧师的“福音”。

“他说:‘宁愿病死,也比当同性恋者好得多。’”

观众中一个老先生探出头来,愤怒地对着拉斯穆斯喊叫:“够了,现在闭嘴行不行!大家挤在一起已经很不舒服了。”

拉斯穆斯全然不予理会,继续挑衅般地朗诵着,音调更高且更加尖厉。

“记者问他:‘如果你的儿子不巧是同性恋者,你还会这么说吗?’牧师回答:‘如果艾滋病是使他获得永生的唯一途径,我由衷希望他得艾滋病。这样总比他继续活着,继续当同性恋好得多。他要是继续活着当同性恋,就得不到永生了。’”

这时大厅灯光转暗,瞬间熄灭。拉斯穆斯来不及继续念下去。

有一两秒的时间,大厅一片漆黑。数道闪着黄光的探照灯悄然打开,用温暖柔和的光线照亮前方陈旧黑色地板的木质小舞台。舞台上,一对年轻男女正在对话。女孩身穿黑色洋装,观众都看得出来,他们微微颤抖着,显得有些紧张。

饰演麦德维丹科的男演员率先发问:“你怎么老是穿黑衣服?”

饰演玛莎的女孩回答:“我在服丧,我在哀悼自己失落的生命。”

全剧正式开始。

(1)Jeff Stryker(1962—),美国著名的色情演员,以扮演双性人和同性恋者著称,现居美国加州。

(2)Anton Chekhov(1860—1904),俄国知名小说家,其创作的短篇小说影响后世文学界至深。他的四部代表剧作之一《海鸥》,以描述两个年轻男女演员在排演剧中剧《海鸥》为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