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学与历史(第2/6页)

·「城市与符号」

这一组故事描述城市所披的抽象符号外衣,阐释名与实、符征与符旨、语言与事物之间的分离和不一致,进一步点出城市的表面与内里、灿烂与灰暗的两分。更重要的是关于城市的论述、描述城市的那些字眼,经常取得了自存的生命,而取代了地面上的城市。吊诡的是,如果我们没有了字词,甚至无法想像和记忆城市,符号的外衣原来不是可以穿脱的定制衣饰,而是随着城市一起成长变化的表皮,紧紧黏着城市的筋肉。

·「轻盈的城市」

这些故事说的是城市组构的「原型」:千井之城地底湖的构造、欲望与城市形式配搭而造起的城市、只由水流的管线构成的水神之城、工作和玩乐两个半边拼合而成的城市、吊挂在山谷上的绳索之城。这些故事以不同的切面,讲述构成一座城市的骨架、结构或原理。这些或许不为居民所识的原理,并不因此减损其左右城市命运的能力,并且经常在据之而构筑起来的传说、神话和宗教上,显露其若隐若现的身影。

·「贸易的城市」

在贸易的城市里,交换的不仅仅是金钱与货物,同时进行的还有记忆、欲望与眼光的交换,身分、角色与生活的交换,乃至于整座城市的交换。在交换的时刻里,交换的各方也建立了关系,而这些关系经常是固定模式的重复,交换常常只是元素的互换,而非结构的转换。不过,在交换的过程里,在关系的网络里,移动通行的路径是如此繁复多样,即使关系的结构不变,往来互动的方式却无穷尽。

·「城市与眼睛」

这一组故事说的是观看,是观看所预设的一段距离与位置,是观者与被观者的对应。一座城市的形貌随着观看的心情、立场、角度与生活方式而定。每一双眼睛里映照着一座城市,千百万双眼睛里映照出来的城市所构成的溷合体,是否正好是地面上的那一座城市呢?

·「城市与名字」

城市的名字将关于城市的论述和字词都凝缩起来,成为一句咒语。城市的名字与实质,城市的论述与现实,论述与记忆之间,总是有差距,但正是有这些差距所展开的空间与时间,人与城市才得以存活,而不致窒息。城市的名字归予城市的所在地,还是归予造就城市的活动和人?或者根本就是归予名字所唤起的记忆和景象。城市名字的更替与维系不仅是岁月与地理的转移,同一个名字底下,有着城市的错乱系谱,以及古老城市之名的荣光所促动的建构系谱的欲望。

·「城市与死亡」

死亡不仅是时间的断续,也是空间的隔离。这一组故事讲述城市里人的世代承递,以及结构的长期变化。死去的不是已经消失而不再存在,死亡是一个现存的范畴与领域,散布在城市、言语和实际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过去的」对于活着的,进行中的事物,仍有其模塑的力量。如果诞生使得存在有希望,那么死亡使得存在更为真实。

·「城市与天空」

这一组城市与天象的故事,视天空为城市(人世)的理想、欲望与真理之所在,天体的运行法则,经常被视为城市组构的原则。天空也代表一个全盘的视野,由此可以侦知和观测我们置身城市的织理之中,所看不到、察觉不到的事物或道理。但是,天象与天体不正是人类世界的投影吗?那么到底哪个是原理或根本的所在呢?

·「连绵的城市」

都市的蔓延与自然世界的被侵吞,是卡尔维诺在这组故事里为之叹息的现象。现代城市的广袤,是城市向外扩张的结果,而且城市是一个消费与制造垃圾的核心,将残余推挤到边缘;而都市景象的重复,使得不同都市的名字失去了实质的差异。最终,都市成了没有外在,没有自然,没有一个可供逃离、脱身和反省观照的对立面的庞然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