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2/6页)

“没有,我可没这么说。”伊濑当然不能一口回绝。毕竟,如果能连载,稿费就会源源不断,像月薪一样稳定。

“那材料就交给我去查吧。下次咱们去羽衣传说最具代表性的流传地——三保松原怎么样?”

“三保松原?”伊濑不解地说,“那里相当有名啊,不是背离了‘探寻偏僻之地传说’的主旨了吗?”

“虽然不是偏僻之地,可如果要调查羽衣传说,就不能绕开那里。姑且去转转看吧。我会陪同老师的。”浜中似乎已经做出了决定。

“那咱们啥时候出发?”

“这篇稿子终校后就立刻出发。唔,您看下月初怎么样?”

“我没问题。只去三保松原吗?就跑一个地方,有点可惜啊。”

“当然不会只去那里,还得请老师去别的地方转转。但具体的地点稍后才能定。”浜中认为双方就此议定,于是自顾自点了点头,又点燃了一支烟。

“我说,浜中君……”伊濑从担心稿子能否过关的焦虑状态中解放出来,说出了刚才就想提的一个问题,“我按照你的要求,把木津温泉的凶杀案也写了进去。这件事后来有什么进展?你不是说过,你拜托了当地的报社,请他们一有结果就通知你吗?”

“那件事啊……”浜中就像突然想起了一件久远的往事,“似乎一直悬而未决。报社再没有向我通报过任何消息。”

按道理说,当时浜中比伊濑更关注这个案子,现在不应该如此消极才对。肯定是由于一直没有进展,他的兴趣也消退了吧。

“能不能再去向报社询问一下案子的情况呢?”

“早就问了。两三天前,报社给我寄来一封信,结果说后来他们又搜了一次山,仍旧一无所获。”

“就是说,他们一共搜山两次?”

“是的。看来,那封匿名信根本就是恶作剧,把警察逗得团团转。报社也只是简单地告知我这一点,我一下子就泄气了。”

“太遗憾了。我想,我的稿子上杂志出版后,读者针对这个案子的提问肯定会蜂拥而至。”

“蜂拥而至”有点夸张,可毕竟写得煞有介事,多多少少会有反响。

“是啊。我也没想到结果会如此无趣。当时还以为一定会找到什么东西呢。”

“干脆把这部分删掉如何?”

“那可不行。老师您也说了,读者的信件想必会蜂拥而至,可见这类情节有多受欢迎。无论以后发展如何,我们还是先保留下来为妙。”

“我总感觉这是在玩弄读者。”

“现在看的确如此,不过案子无果而终的责任并不在你,要怪也得怪警察的搜查做得不够细致。”

“也就是说,归咎于现场搜查不充分?”

“是的。毕竟是乡下的警察,不能对他们寄予多大的希望。搜了两次山,竟然没找到尸体,这太说不过去了。”

“这倒也是。”虽然嘴上这么说,伊濑心里却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浜中一味地强调警察的无能,可当时参与搜山的还有镇消防队和青年团,很难想象多方联合后还会有所疏漏。

伊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浜中。

浜中心神涣散地应声道:“总而言之,今天必须将稿件交给印刷厂,我不多说了。”说着就起身回去了。

下个月月初就去三保松原的话,必须提前做点功课。虽然这么想,伊濑还有别的稿子要写,于是拖拖拉拉地过了两三天。不可思议的是,接手《草枕》的约稿后,其他出版社的约稿也接踵而至。

第四天傍晚,浜中气喘吁吁地跑来,一进家门就将从印刷厂带来的校样递给伊濑。“老师,非常抱歉,您能不能再补写一点?”

“写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