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更多思考(第3/22页)

要做一个正常人——这是每个人的权利。作为一个正常人,每天都要做很多工作学习之外的事情,比如喝喝茶,或者喝点咖啡,甚至有些人是必须喝点酒的;读读报,看看闲书,当然更多的人喜欢看看电视或者电影;散散步,爬爬山,还有一些人会很规律地去健身房确保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男人看看姑娘、女人瞄瞄帅哥,毫无疑问,对成年人来讲,保证规律而健康的两性交往对心理健康很有帮助……

如果你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那你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如果你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享受欢乐上,那你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每个人各不相同,有些人在工作学习上可以获得更多的乐趣,有的人在生活琐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幸福。

所以,你需要确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熊掌和鱼确实不可兼得。再次,你必须选择。而这样的理解会使你非常清楚一个简单的事实:选择意味着放弃。你做某件事情,可能就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哪怕你觉得你两件事情可以一块儿做,实际上,你也已经不可能做第三件事情了。

按照黄金分割定律,如果一天你可以规划的时间有10个小时,并且你确定自己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你就这样规划吧:大概用6.18个小时去工作学习,而用剩下的大约3.82个小时去享受欢乐——因为你毕竟是正常人。反过来,如果你确定自己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你就这样规划吧:大概用6.18个小时去享受欢乐,而用剩下的大约3.82个小时去工作学习——因为你毕竟还要想办法养活自己。

每个人专注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少数情况下,一个人可以专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看看那些几天几夜打麻将的人,或者看看那些每天除了吸毒什么都不做的人,抑或那些长时间坐在电脑面前打游戏的人就知道了。不过,这些都是负面的例子。通过前面讲的那些道理,你可以知道这些人本质上应该是被自己大脑控制的人,而不是那些控制自己大脑的人。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这样的人心智发育不是很健全,因为他们太容易满足于并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感官刺激,而很少甚至无法感知那些需要通过复杂的劳动才可以获得的那种心灵上的愉悦。

相信我,通过一定的练习,你肯定能做到摆脱你的大脑的控制,进而完全控制它;或者至少能做到部分摆脱你的大脑的控制,进而有一些控制它的能力。你知道你能通过什么确信自己做到了或者至少部分做到了么?方法很简单,看看每天你做的事儿里,有多少是尽管无趣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有多少是非常有趣但却是不重要的。如果,你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进而成为大脑的真正主人了。

在这一点上——其实这世间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一样的——你不见得一定要做到极致才可以。有一个简单的算法:如果满分是100分,还是可以按照黄金分割定律,61.8分是恰好的。因为61.8分以上的成绩,意味着你必须放弃很多才可以获得。不信你看看那些参加奥运的冠军们就知道了,他们很少不带伤的。当然更多人会因伤或其他原因提前退出,而你不可能认识——因为你认识的都是那些坚持到底的冠军。我这里说的坚持到底不是指他们的毅力,而是指他们的运气。要知道,那些因受伤不得不提前退役的人也都有着超强的毅力。就算是那些冠军,也很可能根本就是在透支。另外,要知道他们也不可能一辈子保持那种状态。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目标设得太高了,与此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并无清楚的认识。我常常觉得很多快乐建立在自己的自知之明之上。我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的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不大可能做白日梦。比如我去当英语老师——我知道我会成为一个很好的老师,但我也知道自己的某些局限使得我不会在这个领域成为俞敏洪似的人物。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我一样过得很好。平庸的人也有权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