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更多思考(第2/22页)

事实上,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有机会体会这种“一生中的许多辈子”的“诡异”体验。比如说,演员。那些演了几十年的演员,往往是因为他们的演技过人(所以才没有被淘汰掉);而他们过人的演技更多来自于勤奋而非天赋——在每一出戏中他们都会用尽一切方法去了解他们所饰演的角色。罗伯特·迪尼罗为了演好一名拳击手(《愤怒的公牛》),几个月内增重60磅而后几个月又减轻60磅;梅尔·吉普森为了拍好《勇敢的心》,曾经花费几年时间去图书馆做他的功课;艾迪·哈里斯为了演好贝多芬(《复制贝多芬》)花了好几年时间打磨自己的琴艺并揣摩贝多芬的心迹;刘德华为了演好《阿虎》不知道挨了多少打才不用演就能流露出虎落平阳的神态……看看这些演员二十年前的照片就会发现,他们最明显的变化其实并不是年龄,而是眼神——深邃得很。我的理解是,他们演一出戏就等于重活一辈子,而他们早已经活过不知道多少辈子,他们的眼神不深邃才怪,那眼神想要没有穿透力实在是太难……

学会起码一种技能很重要,无论它多简单,多没什么大不了,学会它总是可以让习得者了解到习得之后与之前的大不同。

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好像是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它——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其实,那些拒绝学习或者一不小心受了影响而已经把“学习”两个字妖魔化了的人真的非常可怜,他们每天都在挣扎着想要“管理时间”、“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却不知道他们因为当初不肯花费十几二十几分钟而其后一生少做了很多事情,错过了很多机会,并且,一生只有一次却都没有过好……

被误解了的效率

每个人都想提高效率。可是,奇怪的是那么多所谓的专家怎么会常常忽略一个很简单又很明显的事实呢?事实上,就好像没有任何机器可以一直用100%的功率运转一样,没有任何人可以100%有效率。

记住,你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百分之百地有效率。

有些时候,你会非常有效率,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维持;如果你强迫自己一定要如此做的话,你就会像那些始终用100%的功率运转的机器一样,由于损耗太大而提前报废。

我常常看到一些学生做长达好几页的任务列表。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计划根本完不成的事情。每个人的能力、效率都是存在一个上限的。让我们看看柳比歇夫这样一生有无数成就的人是怎么说的:

“常常有人说,他们一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这样的人可能是有的。可是我一天干不了那么多。我做学术工作的时间,最高纪录是11小时30分。一般,我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最高纪录的1个月是1937年7月,我一个月工作了316小时,每日平均纯工作时间是7小时。当然,每个人每天都要睡觉、吃饭。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时间用在标准活动上。工作经验表明,每人每天约有12至13小时可以用于非标准活动,诸如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社会工作、娱乐等。”

所以,在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a.你必须清楚肯定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所以你要留些时间处理这些意外事件;b.你必须用适当的方法休息、放松,以便恢复良好的状态去做更多的事情。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一定要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其他活动。我常常劝大学生一定要在大学毕业之前轰轰烈烈地爱一场,或者至少要偷偷摸摸地恋一次,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