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陈冲以及《陈冲前传》

头一次见到陈冲时,她还是个地道的孩子。那是在上海的锦江宾馆,我父亲在那儿包了间房写作。陈冲当时十八岁,刚得了“百花奖”。她梳两根短辫,在两边肩膀上甩来甩去,更显得她好动,是孩子气的那种好动。她穿一件米色的细灯芯绒衬衫,下面配一条同样布料、色彩、式样的长裙子,是牛仔风格的,一看就和街上流行的花红柳绿、烫头发区别极大。我刚说她的衣着别致,她马上告诉我:“这是自己做的!”

她哥哥陈川也马上补充:“我妹妹穿得最破!”

我懂他的意思是指朴素。我当时还是一个女军人,一条军裤加一件便装衬衫,辫子盘在头上,似乎与陈冲的朴素做伴儿。

其实在见她前,有关她的故事就听得不少了。我的继母俞平也是位电影明星,恰和陈冲在《青春》中同时担任主角:“一个演军医,一个演小哑巴亚妹。那是陈冲的第一部电影,也是她的成名作。我的这位妈妈回家来总讲到陈冲。她说:“没见过这么灵的小姑娘——从来没演过戏,导演一说就明白,戏马上到位!比那些在电影界混几十年的人强太多了!”也谈到她的其他:爱读书——有空就捧一本英文书,一个人躲着,嘴里叽里咕嚕的。还有就是爱吃零食——身边总带个饼干盒子,里面是话梅、糖果,只要一听这只盒子响,大家都逗她:“好哇,陈冲,逮着你啦!又吃什么呢?”继母的总结是:“才十五岁,完全是个孩子嘛!再懂事,书读得再多,毕竟是个孩子!”

当时我联想到自己,十二岁进军队歌舞团,军纪严明,绝对不能吃零嘴,加上那几块钱军饷也实在买不来什么高级零嘴,我就把一只信封装了白砂糖放在军服口袋里,再放一把小汤匙,实在馋了,就舀一匙砂糖飞快填进嘴里,再装着没事似的东张西望,偷偷吮吸着在嘴里慢慢溶化的甜。因此我听到继母讲到陈冲吃零嘴,就有了一份非常的理解。当时中国的国情造就了一批早熟的孩子,而孩子总不可能泯灭孩子的天性。

成了“百花奖”影后的十八岁的陈冲仍是童趣十分。她很少有安静的时候,在宾馆的房间里,一会儿坐沙发上,一会儿又坐地毯上。一听我爸录音机中的古典交响乐,她马上建议:“咱们来跳舞吧!”她将音乐换成了“披头士”,即兴地跳起来,又是转,又是跺脚,还不断煽动我,“来呀来呀,你不是跳舞的吗?”

我说:“我没学过这种舞!”

她说:“这舞不用学,高兴怎么跳就怎么跳。”

我又找个理由:“我太胖!”那时我正由舞蹈演员改行为写作,人在不可救药地长肉。

陈冲马上安慰我:“我也不瘦!跳跳就会瘦!”

最终还是她一个人蹦踏到一脸汗。然后就说:“饿啦!”

我问她:“这儿有早餐剩下的点心,要不要吃?”

“要!”她马上说。

之后每次早餐,我爸爸就多要两个小笼包什么的,说:“说不定陈冲会来吃的。”

第二次见陈冲,她却谈起卡夫卡来。她问我对《变形记)的看法,我老实巴交地说奇怪,我读不进去。

她叫我耐心些,读得专注些,就会读进去了。她一再说:“这本书太震撼了!”

我感到《变形记》的震撼却是在十年之后,当我用英文重读它时。这时我才悟到陈冲那么早熟的领悟力。

我们在美国的重逢是―九九〇年,在一个朋友办的聚会上。我奇怪她的“无长进”:仍是一派学生打扮,嘻嘻哈哈地跳着自编的舞蹈,跳累了便声称:“我得吃点儿什么!”她于是跑进厨房,用手抓起一个冷馄饨,塞进嘴里,吃得满足得不得了。

这个时间的陈冲,已是好莱坞片酬最高的亚裔演员。一个朋友轻声说:“你看她,像个大明星吗?一点架子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