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变成欺凌者的噩梦(第4/8页)

但与此同时我又心怀愧疚,因为每次说脏话的时候,我都违背了父母定下的道德标准。我不该违逆父母,我知道他们爱我、只想我能好好的。

也许是我潜意识里想要独立的冲动在作怪吧,这种叛逆也是成长的一部分,虽说大多数家长并不喜欢。

小时候我们总是被父母管着,他们让我们什么时候干什么,我们就得什么时候干什么;进入青春期之后,我们都会或强或弱地“争取”独立。虽说程度各有不同,但这是青少年的正常行为。问题是,我们还不能独立,我们还住在家里,还要依靠父母给我们提供吃穿住用行,所以他们就认为我们应该遵从他们的规矩。

这是一个历代人都必须经历的永恒矛盾,但只要双方都能客观一点、相互理解,而不是由着脾气发作,这个矛盾就只会停留在温和的对抗层面,而不会变成“核战”。我很幸运,我的父母始终都把我的利益放在心上,即使我们意见相左时,也能如此。他们还有很强的保护欲望,我不怪他们,但我更向往冒险一点的生活。

就在我开始习惯说脏话、跟我的那些朋友越来越相似时,我的心里却很不舒服,我知道那不是我。我经常这样问自己:你说这样的话是想干什么?而在其他时间,我“坏”的一面又会这样说:我只是想跟别的孩子一样酷。我是假装的,这样才能合群嘛。

我这是在给自己的负面言行加上正面意义,这让我有了一张“假脸”、一个面具。“好力克”总在劝我说那不是真正的我,但我对其充耳不闻,因为我不想被人欺负,不想因“残疾”和“不正常”而被人歧视。

迷雾

假扮成另一个人的时间越长,返回真我的困难就越大。我表里不一的行为给我的人际关系、学校表现和我的自尊心都带来了很多问题。

到最后,很多难题浮现出来,其中一个就是:如果我总是用伪装的自己对待别人,又怎么能真诚地面对自己?终于我决定不再装下去了。在经过深深反省之后,我问自己:你还想继续这样吗?你还能坚持多久?你的父母如何看待你?你到底想取悦谁——那些爱你的人,还是那些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控制你的人?

假扮成另一个人的时间越长,返回真我的困难就越大

我把脏话当成了自己的面具,也造成了一个虚假的表象。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仍觉得自己是个善良的基督教男孩,但我的言行却与之背离。可别人正是通过你的言行来评价你的,很少能看到你的内心。

基督徒不酷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的言行是跟我的信仰(或信念)相违背的。在我制造的表象之中,说脏话只是其中之一,我甚至背弃了原本志同道合的朋友。学校里的基督教学生有一个周五午餐祈祷小组,其成员只有寥寥数人,而这个小组也经常受到其他学生的讥讽和欺凌。有人叫他们基督教的“疯子”或“怪胎”。

我知道他们都是很好、很虔诚的人,但我并未加入那个小组。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我说我宁愿跟非基督教的朋友们在一起。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很不舒服,过后又烦恼了很久。这种不安是有原因的。我背弃了自己的价值观,背弃了自己的信仰,背弃了真实的自己。而我这么做的部分原因是:我当时一心只想跟大部分孩子搞好关系,并且像一个基督徒那样说话行事我还是会有些不自在。我不想也被人称作基督教“疯子”或“怪胎”,我害怕被人疏远,也怕那些不信教的孩子不愿再跟我一块儿玩了。

你可以伪装一时,却不能伪装一世。这种内真外假的生活方式迟早会露出马脚,你会为此付出代价。有一天,我把“说脏话的力克”带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