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五(第3/13页)

“干什么,二叔?”

“我需要找个人,办点事。”

“找谁?”

“一个残废同志——”

他摸不清底细深浅地看着于而龙,但是,他估计得出凶多吉少,便不再做说服动员工作了。

车在三河镇停住,几乎不用找,老迟还在昨天早晨的河边,继续钓他的甲鱼。他看见急匆匆走来的游击队长,乐了,因为他脸上那块伤疤,笑起来,面孔是很难看的,但于而龙懂得那是真心的笑,毫无隔阂的笑。

“你这个队长,又打开游击啦,神出鬼没——”

“老迟,能不能马上去给我发个电报?”

“这等紧急?”

他笑着说:“大久保要来搞掏心战术啦!”

“那还用说得。”他立刻收拾他的渔具。

于而龙向水生讨了纸笔,写好拍给工厂和王纬宇的电报,电文很简单,但工厂里的同事准能听得出来,那是于而龙的语言:“不要打电子计算机的主意了,这种挖坟的游戏,可一可二,可不能再三!”

“拍加急电报,老迟!”

“一准啦!”他把电报稿折好,掖在帽檐里,像过去战争年代传送情报似的,马上就去执行任务了。

“老迟,等等,给你钱。”

这句话,于而龙可说得太糟糕了。老迟站住,回过身惊诧地看着他。他后悔了,钱?有些东西不是拿钱可以买来的,譬如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和商品交换毫不相干的。——呵!老迟,我的兄弟,对不起,我把你侮辱了,你为我咬掉的那截手指头,是多少钱也补赎不回来的,你唾我吧!唾我这生锈的脑袋瓜吧!

于而龙挥挥手,老迟也许看到了他的内疚,便车转身走了。

卡车继续绕圈朝柳墩开去,他对失望的水生说:“你那样总结我们的社会,我总认为有点消极。无论什么时候,共产党也得靠人民,就如同鱼和水一样,水没有鱼照样流,鱼没有水,可活不成。只有那些老爷,和存心要祸害党的败类,才把党变成救世主,人民得看它的脸色行事,得靠它的慈悲恩赐生活。放心吧,水生,那样的老爷,那样的败类,早早晚晚要垮台的。去年十月就是一个铁证,你说,历史上有谁比那些人失败得更惨,九亿人民的唾弃呀!……”

水生摇摇头,并不以为然,道理是一回事,现实生活又是一回事,在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未合拢,一个小小供销员,还用得着那部处世哲学,包括对于而龙,也不敢得罪。倒不是因为于而龙是长辈,而是一个他认为可以靠一靠的共产党的老爷,不是很快要官复原职了么!

冬天,在每个人的心灵上,都留下了寒意。于而龙想起他们家乡的一句谚语:“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那是一点都不错的。

汽车终于开进了比平日要热闹得多的柳墩。

珊珊娘一把抱住她世界上惟一的亲骨肉,母女俩搂在一块号啕大哭,哭声把柳墩都震动了。但是,她们俩所哭的情由,却并不相同,固然,都是和王纬宇有关,但从哭声里,可以分辨得出,感情是有差别的。

老林嫂叹着气说:“一对苦命人哪!”

一个是哀伤地哭,一个是悲愤地哭;一个是想起凄凉岁月,含辛茹苦,在如泣如诉地哭;一个是满面羞惭恼怒,心肝摧裂,而饮恨痛恶地哭。

对于妇女们的哭,于而龙的一条根本政策,就是不干预,不劝解。因为哭,无非真假两类,那些假惺惺的哭,越是理会,(巴不得你来理会!)越是上脸;而真情实意地哭,更无需阻拦,应该哭个够,哭个痛快。看来,她们娘儿俩的哭,确实是一种感情的爆发,尤其是那个年轻姑娘,都是曾经企图结束自己生命的人,让她哭吧,肯定她有着更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