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第3/4页)

记得几年前,有一天史铁生对我说:现在人们更愿意去关注事物的那些变化,可是还有不变的。

莎士比亚戏剧中那些不变的,或者说是永恒的力量,在时移境迁中越磨越亮,现在我阅读它们时,感到世界很小,时间也很短,仿佛莎士比亚与我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同一座城市里。

《论想象的力量》里有这样一个段落,“西门·汤马士当时是名医。我记得有一天,在一个患肺病的年老的富翁家里遇到他,谈起治疗这病的方法。他对富翁说其中一个良方时便不要我在场,因为如果那富人把他的视线集中在我光泽的面孔上,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我活泼欢欣的青春上,而且把我当时那种蓬勃的气象摄入他的五官,他的健康便可以大有起色。可是他忘记了说我的健康却会因而受到损伤。”

我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时,有一位同学出于一种我们不知道也不感兴趣的原因,经常去和一些老人打交道,等到快毕业时,他告诉我,他觉得自己一下子老了很多,胃口变坏了,嘴里经常发苦,睡眠也越来越糟。他认为原因就是和老人在一起的时间太多了。

另外有一个事实大家都能够注意到,一些常和年轻人在一起的老人,其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常常比他们的实际年龄要小上十多和二十多岁。

这就是想象的力量,“它的影响深入我的内心。我的策略是避开它,而不是和它对抗。”

想象可以使本来不存在的事物凸现出来,一个患有严重失眠症的人,对安眠药的需要更多是精神上的,药物则是第二位。当别人随便给他几粒什么药片,只要不是毒药,告诉他这就是安眠药,而他也相信了,吞服了下去,他吃的不是安眠药,也会睡得像婴儿一样。

想象就这样产生了事实,我们还听到过另外一些事,一些除了离奇以外不会让我们想到别的什么,这似乎也是想象,可是它们产生不了事实,产生不了事实的,我想就不应该是想象,这大概是虚幻。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里对他的朋友说:“记得有一次,我兴致勃勃地写了一本童话,取名“虚度年华的海洋”,我把清样寄给了你。你像过去一样,坦率地告诉我你不喜欢这本书。你认为,虚幻至少对你来说,真是不知所云。你的话使我幡然醒悟,因为孩子们也不喜欢虚幻,他们喜欢想象的东西。虚幻和想象之间的区别,就跟口技演员手里操纵的木偶和真人一样。”

几年前,我刚开始阅读蒙田的随笔时,对蒙田所处的时代十分羡慕,他生活在一个充满想象的现实里,而不是西红柿多少钱一斤的现实,我觉得他内心的生活和大街上的世俗生活没有格格不入,他从这两者里都能获得灵感,他的精神就像田野一样伸展出去,散发着自由的气息。

这样的羡慕在阅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时也同样产生过,他的《百年孤独》出版后,“我认识一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兴致勃勃、仔细认真地读了《百年孤独》,但是阅读之余并不大惊小怪,因为说实在的,我没有讲述任何一件跟他们的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的事情。”

而且,“巴兰基利亚有一个青年说他确实长了一条猪尾巴。”马尔克斯说:“只要打开报纸,就会了解我们周围每天都会发生奇特的事情。”

一个充满想象的作家,如果面对很多也是充满想象的读者,尤其可贵的是这里面有许多人只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那么这个作家也会像加西亚·马尔克斯一样,得意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这个作家的作品里必须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想象,而不是虚幻和离奇,想象应该有着现实的依据,或者说想象应该产生事实,否则就只是臆造和谎言。《百年孤独》里俏姑娘雷梅苔丝飞上天空以前,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经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