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4/7页)

叶子农把单子还给黄主任,点上一支烟,说:“匈牙利与奥地利接壤,这条路线相对好操作一点。维也纳是世界名城,确实很不错的。奥地利与德国、意大利接壤,有了奥地利的居留以后还可以有选择。这一项的费用我们出了,路费他们自己负担。”

黄主任说:“好,很好。这里外的安排,首先法律法规上我们不作难了,各路关系也照顾到了,这批劳务输出也算件能拿上台面的政绩……不错!我老黄在主任这个位置也有些年头了,迎来送往的也算阅人无数吧,我一看你老弟就是能干点事的人,我要过去,就先让人家过得去,不简单哪!其实你来没几天我们就有底了,统战部,公安局,侨联,港台事务办公室……你看有多少渠道可以了解你,但是该谈还得谈,没这个过程是不行的。”

叶子农说:“那剩下的就是付款方式了。”

黄主任说:“首付总额50%,最后一批离境前再付50%,这样双方都放心。”

叶子农说:“同意,我这边没有问题,即签合同,即交首付。”

黄主任说:“这种事不宜久拖,既决定了就要速办,闪电式的。你没辆车不方便,买辆车也不值当,我们借给你一辆车,把办公室的小柯派过去,连司机带助手都有了,小柯人熟地熟,联络起来也方便。出国前7天,我们找个地方给他们办个安全生产强化培训班,全封闭的,免得到处放羊出差错。”

叶子农想了一会儿,说:“过两天我可能得回趟柏林。”

黄主任说:“哦,那最好是签了合同再走,不影响这边的进展。”

叶子农说:“那当然,肯定要先签合同,再说回不回去还不一定呢。”

黄主任说:“等签了合同,你要有事就回去一趟。这边的事你放心,材料汇总到我这儿就可以了,有专人办理,你在不在都一点不受影响。户口迁移证给他们发下去,他们到当地机关提档案也得几天呢。”

……

蔡庄镇距红川不到50公里,是一个很普通的小镇,街道的房子大同小异,不管是平房还是二层小楼,墙面都贴上花花绿绿的瓷砖,门头上都有祈福纳祥的图文。小镇的街道都是一些私宅店铺,卖的也都是简单日用品和常用农业生产资料,街道上不时有拖拉机和农用三轮机动车驶过,发出柴油机特有的响声。此时天色已是黄昏,红色的晚霞正在悄然褪去,夜幕也在不知不觉中降临,有些人家已经亮起了灯光。

果然如黄主任所说,到了地方也就到了饭点。黄主任把车开到一家名叫“蔡庄菜”的饭馆门前停下,门口已经停了七八辆车,但多是外地车牌号的大货车,这就是说吃饭的大多是南来北往的过路司机,也说明这家的饭菜经济实惠。两人上到二楼要了一个小包间,黄主任点了几个酒菜,先是上了几个凉菜和啤酒,两人就边喝边聊。

黄主任说:“这‘纳鞋底,裤腰带,乱七八糟一道菜’是啥呢?早年人民公社的时候大兴水利,每年冬闲都挖河。这挖河苦哇,派工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书记就想了个主意,改善伙食。可人多呀,也只能乱七八糟大锅煮,结果是特别好吃。纳鞋底就是锅贴子,为熟得快拿钢刷子拍两下,密密麻麻的像鞋底。裤腰带就是宽面条,锅太大了,细面煮熟了根本捞不出来,都成糨糊了。那年月,能吃上这些可不得了,后来就形成了这种吃法,当地的红白喜事你要没上这个,那你就算没请客。”

叶子农说:“那得尝尝。”

黄主任说:“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吃得也讲究了,可还是有不少人就喜欢这口,吃的就是这口土得掉渣儿的味。你看,门口停的都是外地车,过路司机都喜欢到这儿尝个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