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7页)

老九笑笑,说:“兄弟喜欢吃,那咱就定个规矩,以后只要有我九哥在场,凡是吃的事就统统归我打点。九哥没啥能耐,也就能撑点这碎银子的事。我知道你这儿很忙,来之前我也是左思右想,怕给你添麻烦……”

就在老九说怕添麻烦的时候,电话铃响了。

叶子农到办公室接电话,电话是黄书宁主任打来的。

黄主任说:“叶总,刚进门吧?不好意思啊,没等你休息一会儿就打扰了。你看这阵子老是吃叶总的,过意不去呢,要是叶总晚上没啥安排,我想请你出来坐坐。”

叶子农说:“黄主任客气了。都有什么人参加?”

黄主任说:“就你我,没旁人。10分钟以后我车到楼下接你。”

叶子农看了一下桌上的表,说:“这还不到6点,太早了吧?”

黄主任说:“不早不早,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好,待会儿见。”

叶子农放下电话思索了片刻,回到客厅重新坐下,对老九说:“可能要亮底牌了,这顿饭必须得去,晚饭就不能陪九哥了。”

老九则起身,说:“正事要紧,你忙你的,那我就先回去了。晚上我在房间等你,饭不能吃了,咱找个地儿喝茶去,喝咖啡也行嘛。”

3

一辆黑色尼桑轿车沿红川北环路一直向西行驶,黄主任开车,旁边坐着叶子农。黄主任并没有挑选市内的豪华饭店,而是去了郊外。

傍晚,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中秋时节的天空又高又远,蓝色的天际飘着白云,只有夕阳西下的边际隐约出现一抹淡红。树木尽管还是绿色的,但已经不是青嫩的绿了,是一种成熟的深绿,仿佛有汁液要滴落下来……秋风吹来,哗哗的响声中多了一种萧瑟的意味,偶尔传来几声秋蝉无力的嘶鸣……一切都呈现出一种诗意的美丽与苍凉。

叶子农不好意思问去吃什么,黄主任也不主动说,两人一路闲扯,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话题,直到出了城,叶子农终于忍不住了,问:“黄主任,咱们这是去吃什么?”

黄主任笑笑,不紧不慢地说:“请你吃饭,我还真是犯愁了,你说你这种人走南闯北什么没吃过?所以呀,请你吃饭就得吃点绝的,好不好吃先不说,起码是你没吃过的。咱去蔡庄镇,还有几十公里呢,我说不早吧,到地方也就到饭点了。”

叶子农又问:“什么好吃的?”

黄主任说:“纳鞋底,裤腰带,乱七八糟一道菜。呵呵,当地流传的顺口溜。”

叶子农说:“我就喜欢有特色的地方风味。”

黄主任腾出右手从放在仪表盘的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单子递给叶子农,说:“都是不上席的饭,不值几个钱,叶总可别嫌俺小气啊,俺老黄官虽不大,可真找个踏踏实实说话的地方也不易呢,是个像样的饭店都能碰到熟人。”

叶子农一看单子,果然是亮底牌了。单子上写的是——

方便面生产线定金 2万美元

省经贸委劳务输出批文 50万元人民币

户口迁入费 每人1000元人民币

护照代理办证费 每人200元人民币

布达佩斯资信考察费 30万元人民币

红川市劳务输出名额 3人

单子是手写的,根本没提方便面生产线的事,却多了一项红川出国名额。

黄主任说:“一竿子到底,交底儿了。叶总要是觉得这个条件还不行,红川方面就无能为力了,今晚这顿饭咱们就当叙叙家常。”

叶子农说:“凭心说,比我预期的满意。”

黄主任使劲点点头,满意地说:“好,好!那这事就算成了!”

叶子农问:“红川这3个人是男的女的?多大了?打算到哪儿发展呢?”

黄主任说:“都是小子,20多岁吧,家长一个是海关的,一个是公安局的,一个是经贸委的。其实递条子的不止这些,外经委也难哪,不想给你们添麻烦,能推的都推掉了。至于到哪儿落脚,那得看你们了,帮他们找个工作,以后怎么混就靠他们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