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技术转移(第3/4页)

然后把新专利发起源地放在香江向全世界注册这样的方式,未来就可以完美避开所谓的禁运。

奇梦达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转移可以慢一些,何况现在奇梦达的研发分工已经算是比较明确,研发投入的大头其实转移到了亚太地区。

在这个转移中,MIPS亚太移动处理器研发中心率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2009年底的时候,他们拿出了第一款移动处理器,基于MIPS3274K内核和PowerVR图形处理器的“白羊座”MobileMIPS-700,简称MM-700,集成了高通的WCDMA基带内核。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个集成产品,不算是有太多技术含量的自研处理器,主要的功能部件内核基本上都是现成的。

只是在MIPS74K内核上进行了一些功耗的优化处理,使得整个集成移动处理器的功耗同当前主流旗舰处理器相当。

经过龙工厂45nm制程工艺流片,处理性能相当彪悍,起步主频866MHz,最高可以到1.2GHz,相对于现在ARM体系的旗舰处理器Cortex-A8的1GHz来说,MM-700性能要强悍得多。

得益于架构上的优势,浮点运算性能MM-700的866MHz处理器就相对于cortex-A81GHz的水平了。

然而这个处理器也有自己的问题,那就是在同等功耗下面,发热量比竞争对手要高一些。

如果说真要按照1.2GHz来出货,恐怕手机做出来后就是一个暖手宝了。

从托尼.蔡那边拿到这个第一代白羊座处理器测试的结果,柳若依却很满意,起码有一点她觉得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那就是白羊座MM-700处理器在Android系统上成功跑起来了。

这就验证了MIPS32架构做移动处理器的技术可行性是存在的。这个方向没有跑偏。

至于发热问题,柳若依不觉得解决不了,现在处理器性能优势这么大,实在不行调频降低一些性能来控制发热量这个途径是可行的。

这是现在硬件的基础上软件调整。

另外一方面,研发组在硬件设计的调优空间应该还有很大的操作余地,毕竟现在就是将三大内核硬融的方式结合起来,各方面都有不小设计调整的空间。

这个需要项目组进一步吃透技术上的难点后,才会有更好的优化设计操作。

毕竟研发一款旗舰机处理器不是那么容易的。

白羊座MM-700能不能商业化量产使用,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测试验证后才能确定。

相关的参考设计和硬件设计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产品化的工作也需要开始进行完善,以目前的技术状态,赶上HTC第二代Android旗舰机的计划日程看来可能性不大了。

柳若依拿着芯片的研发计划筹划了一会儿,觉得还是再等一等,这款白羊座如果要用的话,也是让高维移动通信先试试水,反正他们的Android智能机计划相对时间要灵活一些。

初期高维移动通信主打的千元机还是以MTK平台为主,这个市场规模大得多,在成本上更容易控制住。

想想还是真是心累。

柳若依在切入半导体行业后,不断学习和进步,现在已经算得上是半吊子专家。

现在她的主要助理薇薇安变得神出鬼没,因为蓝芯科技的蓝牙第一代产品BL-100开始量产了。

作为当前功耗最低,连接步骤最简单的蓝牙产品,BL-100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只不过由于这个低功耗特性和简化连接方式还不是蓝牙联盟的标准,想要享受这些好处,需要连接双方蓝牙设备都采用蓝芯科技的蓝牙才行。

如果是适配其他型号的蓝牙产品,蓝芯科技的BL-100自动切换到标准模式,兼容其他公司的标准蓝牙,但是低功耗和易联接特性这个时候也就荡然无存了。

现在蓝芯科技将自己的处理方法注册专利后,已经提交蓝牙联盟提请更新蓝牙标准,出台一个新版本低功耗蓝牙的新标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