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记 一九九九年六月·重庆桃苑路一号(第4/5页)

一九四五年十月,被日本人关押多年的英国记者Ralph终于获释归来,给身在重庆苦苦寻找沈霖的霍沈念卿和薛晋铭带来了关于沈霖的最后消息:

一九四一年,沈霖与Ralph在日占区被逮捕入狱,狱中的沈霖没能逃过日本人的魔手,遭受到刑讯和凌辱。随后Ralph的日本友人设法营救,层层疏通打点,重金买通宪兵队长。原本答应放人的宪兵队长,事到临头却改变主意,只同意释放一个人。

Ralph自己放弃了出狱的机会,请求友人先将沈霖带走。

就在日本宪兵队长趁夜将沈霖带出监狱,亲自带到郊外准备交给Ralph的友人时,刚烈的沈霖趁那日本人毫无防备,夺下佩枪,打死了曾经凌辱她的仇人,趁混乱之际逃走,从此不知去向。

凭着Ralph带来的零星线索,霍沈念卿与薛晋铭四处追寻沈霖的下落。

直至一九四八年的冬天,距日本投降已三年。在八年抗战的血与火中淬炼过来的中国,昔日创痕还未消弭,又陷入内战的泥潭。欢庆反法西斯战场胜利的笑声还未停歇,内战战场上的枪声已响起——国家本已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民怨载道,人心溃散,腐败的政府陷入四面楚歌,军队在战场上步步败退。从南京到重庆,局势失利的阴云笼罩不散,官宦之家纷纷往国外转移家财,安排万不得已的后路。

依然留在重庆的霍沈念卿,却从未有过逃离故土的念头。

为了孤儿院里数十名无依无靠的军人遗孤,霍沈念卿没有跟随政府还都南京。

为了亡夫心系的家国与失散多年尚未找到的女儿,她也绝不会离开这片土地。

然而时隔七年,沈霖的下落却在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被查到。

一个抗战时跟随同学跑去延安的富家女子回到南京家中,被告发有特务嫌疑,受到审问。这女子为自己喊冤辩白,声称当年随学校师生到前线慰问,之后留在延安,只做过卫生队的看护。然而,特工人员在盘查她从延安带回的行李物品时,却发现了一对秘藏在大衣夹层里的鸽血红宝石耳坠和一张叠起的字条。

那正是霍沈念卿送给女儿的耳坠。

字条上也正是沈霖的笔迹。

薛晋铭连夜从重庆赶往南京,秘密审讯,却没想到,从这女学生口中竟审出沈霖早已去世的噩耗——

一九四一年逃到延安之后,重病带伤的沈霖被一支卫生队收留,与同在卫生队做护士的此女结识。不久,沈霖也被安排在卫生队看护伤兵,她善良又美丽,与卫生队的同伴们相处很好,人人都喜欢她。没多久她被调去看护一批受伤战俘,可是谁也没想到,沈霖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只过了两个月,就听说她因为汉奸罪名被关押。又过了半个月,便有人来通知认领遗物,说沈霖已畏罪自杀。

因正值夏天,又有病疫流行,便没有埋进土里,直接拉到火化场,最后留了把骨灰,以便日后可以给她家人一个交代。按当地习俗,盛放骨灰的小坛子被安放在附近一座庙里。

按那女学生的说法,因她跟沈霖曾经同屋,便被派去领回了沈霖仅有的几件衣物和书籍。其中有一件呢子大衣她很喜欢,悄悄留了下来,却从没发现衣服夹层里竟然暗藏玄机。

那张字条是沈霖写给母亲的遗书,只有潦草的一行字。

我将以鲜血捍卫尊严,以死亡证明清白。妈妈,我爱你。霖霖。

薛晋铭遣人不惜代价潜入延安,在那女学生所说的寺庙里,果真找到了标名“沈雨林”的骨灰坛。“沈雨林”是沈霖出走之后使用的化名。

苦寻七年,却等来这样一个结局。

上天何忍,让一个美好无瑕的女子落得如此下场。

在薛严英洛彼时尚浅的记忆里,这个噩耗令霍沈念卿一病不起,足足病了半年,待她稍有起色,已是一九四九年的夏天……面临去留抉择的薛晋铭,问她是走还是留,若她要走,他便陪她远走高飞;若她要留,他便陪她终老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