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第3/3页)

忽然,傅渭想到昨日自己的某位得意门生曾经说过的“有趣”二字,他心里嘿嘿一笑。

忙死学生,不忙死先生!

傅渭镇定道:“如此,我让温书童子带你去找你的师兄。这种开后门的事对你师兄来说,轻而易举,他平日里天天做。”

唐慎大喜,他没想到今天来找傅渭,居然能再见到王溱。

唐慎:“可是王溱王师兄?”

“叫他子丰就好。温书,子丰现在应当还在户部,你带景则去找他,今天之内把他的学籍迁过来吧。”

“是。”

唐慎跟着温书童子来到户部。

威严的户部大门外,有两个身披铠甲的卫兵持枪把守。温书童子大大方方地走过去,这守卫竟然好像认识他,没有阻拦。两人耳语一番,温书童子丧气地跑回来,道:“唐小公子,我就知道,王相公根本不在户部!他今日又不知道跑那儿去了,您若是愿意,咱们去尚书府找他?”

唐慎想了想,道:“好。”

二人又转道前往尚书府,走到尚书府门口,两人远远看到一顶打着尚书官灯的轿子被抬进府。温书童子双目一亮,高喊道:“王相公!”

轿子里传来一道清越的声音:“停轿。”

一把白玉作骨、书墨做面的白扇从轿子中伸了出来,轻轻拨开车帘。王溱侧首看向温书童子,忽然,他目光往旁边一侧,看到了站在一旁的唐慎。

盛京的少年与江南水乡的少年,光是相貌便有一番截然不同之景。他站在嘈杂的街道中,可身姿笔直,如同一株骄傲又容易折断的清莲,让人忍不住地就想看他。

王溱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金陵府的小儿郎和姑苏府的小儿郎,似乎也不一样。至少他那几个弟弟就远没有眼前这小师弟长得这般清朗秀气,也没这小师弟心思多,不过倒挺有趣。

装作第一次见到唐慎的模样,王溱下了轿子,对温书童子道:“先生找我有事?”

温书童子道:“先生说,唐小公子要把学籍从江南贡院调到国子监,先生让您帮帮忙,最好今日就给换回来。”

王溱挑眉:“今日?”他看了眼西边的天空,“国子监快休沐了吧。”

唐慎忽然开口:“明日也行。”

王溱看向他,目光定了一会儿,道:“就今日吧。温书,你先回去,我与小师弟去就好。”

温书童子自觉完成了任务,把唐慎交到了王相公手上,他放心得很。

王溱静静地看着唐慎,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

唐慎心中叫苦:“昨日不知道是师兄,把师兄误当成了书童,是我看错了。”

王溱:“看错了么。”

唐慎没听清,抬头看他:“什么?”

王溱笑了,他用白扇撩开轿帘,道:“国子监有些远,不如坐轿过去。小师弟,一起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