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2/5页)

我打开书,接着往下读。图尔古特鲁,尼夫和乌鲁贾克勒,这儿是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我们在神水湖畔搭起帐篷,从牧人处买了一只肥羔羊烤来吃了。”这也就是说,快乐也可以和外部世界一样的实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平心静气地去描述或是生活的地方,有时可能会激情燃烧,有时可能会带点快乐的忧伤。它不是一个任人批评、任人改变、任人在其中相互倾轧的地方。

后来我突然觉得艾弗里亚这样做是在欺骗读者。也许他和我一样,只不过他懂得如何写文章,如何撒谎罢了。也许他看到的树木、飞鸟、房屋与墙壁和我看到的一模一样,只不过他是在用写作技巧来蒙骗我罢了。不过,我无法让自己相信这是真的。接着往下读了一点以后我便认定这并不是技巧,而是一种意识。艾弗里亚看待世界、树木、房屋、众人的方式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突然间,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艾弗里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识。每当我喝醉想起我的妻子时,我会为这个无法摆脱的梦魇绝望地冲着别人大喊大叫。此刻我同样绝望地问着自己:难道我就不能和他一样吗,我的思维,我的大脑就不能和他的一样吗,我就不能将这个世界原原本本地描述出来吗?

我把书合上扔到了一边。我给自己鼓着劲,我告诉自己,“这些你也能做到的,至少你可以坚定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项事业”。我也像他一样,从我最初接触到的世界和历史开始写起。我也像他一样把史实给列举出来:马尼萨是谁的,有多少块年收入在十万银币以上的封地,有多少领地,多少采邑,又有多少士兵。这些东西其实就在档案馆里等着我呢,我也可以像艾弗里亚描写历史和习俗时那般惬意地将这些文档搬到纸上。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和他一样不掺杂任何个人主观的看法。而后,就像他写清真寺是用瓦还是用铅封的穹顶一样,我也加上一些具体的细节。这样一来,我所描写的历史也和艾弗里亚的游记一样,里面只有对史实的描述。我知道这一点,所以我也会和他一样不时地停下来,想想世界上有没有发生过其他的事件,在纸上写下

故事

二字,我要通过这样做来告诉读者我所描写的史实中没有那些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而胡编乱造的东西。我的这本书比艾弗里亚那本六千页的书还要厚,如果哪一天有谁读我这本书的话,他就会对我大脑里面的历史一目了然。和艾弗里亚描写的一样,书中描写的如同自然界中存在的东西那般真实,仿佛一棵棵树、一只只鸟、一块块石头似的跃然纸上。不过透过这些也让读者同样真实地感受到史实的存在。这一下我可过足了历史的瘾,也得以解脱了。得以解脱的日子里,也许我该到海边去游游泳,或许大海给我带来的欢乐会像水池给艾弗里亚带来的欢乐一样,正当我这样想的时候突然间我被吓了一跳——一辆汽车正在讨厌地按着喇叭。这个烦人的“现代化”的噪声顿时打断了我的思路。

我从床上快速爬起来,急匆匆地下楼去了院子。风变大了,云也逼近了,快下雨了。我点了根烟,穿过院子来到了街上。对,你们让我看看,看看现在你们要让我看些什么,墙壁、窗户、汽车、阳台、阳台里的生活、尼龙球、木屐、塑料救生圈、人字拖、瓶子、雪花膏、盒子、衬衣、毛巾、箱子、腿、裙子、女人、男人、小孩还是虫子,让我看看你们那些毫无表情的脸,让我看看你们那黝黑的肩、成熟的胸、细细的胳膊、无能的眼神,把所有的色彩、所有的东西都让我看看吧,因为看着这些东西我想忘记自己,我想飞起来,我看着那些霓虹灯、广告、政治标语、电视、画在墙上的裸女、杂货店的角落、报上的图画、粗俗的海报,我想忘记自己,快,快让我看看,让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