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庞氏骗局第二位——MMM公司(第2/4页)

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像美国西部,除了边缘地带指的是一个金融地带。那是一片新的领域,国家控制经济让路给私有化的国有资产。

对于一些人来说,新环境就像中了彩票。忽然之间,到处是从未有过的机会,一夜暴富的机会,至少能赚几个钱。虽然新的金融边缘地带承诺带来财富,但一个中央控制的国有经济体突然放松管制,也带来了恶性通货膨胀。

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胀率高达每月25%。1994年,商品价格比过去3年提高2000%。莫斯科人原本存有体面的退休养老金,却眼睁睁地看着储蓄的价值在一夜蒸发。如今,用同样的钱,只能勉强买一条面包。

每个人得到的,并不都是坏消息。那些有关系的人,几乎以白菜价买下政府资产。国家资产转到私人手中,俄罗斯的寡头巨富由此诞生。但这不是利用经济变化的唯一方法。

国有资产私有化,自由企业发展壮大。这就需要资本市场与融资,才能促进业务增长与投资。不幸的是,这些市场扩展速度太快,而为确保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必要的监管体制却来不及跟上。对于普通的俄罗斯民众,这也是一个新的领域,因为他们从没有炒过股,连私人支票也没用过,这些东西在自由市场经济中,都被视为理所当然。

俄罗斯没有证券监管机构,新设立的证券与金融市场部没有多少实权。保护性的法律、法规、判例,都没有到位。正是这种真空空间滋生了MMM公司与其它金融阴谋。没有金融监管机构制衡,推手们多半随意制定规则。加上由于不适应资本主义,整个社会对金融普遍天真,就成了庞氏骗局的沃土。

马夫罗季利用市场缺少监管。恶性通货膨胀正在稀释俄罗斯人的存款价值,相比之下,MMM公司承诺的回报率那么神奇,则诱人得多。投资允诺的回报,可以跑赢通胀,人们自然对它趋之若鹜。

MMM公司这个名字取自谢尔盖·马夫罗季(SergeiMavrodi),他的兄弟瓦切萨利·马夫罗季(VyachesalvMavrodi),还有奥尔加·梅林科瓦(OlgaMelnikova),三人姓氏中的第一个字母。1989年,他们三个创立了基金公司,但直到1994年,这家基金公司才成了庞氏骗局。

MMM公司主要的业务是进口电脑与办公设备。但是,到了1994年,MMM公司发现,难以为融资业务取得信贷。由于无法得到传统银行的贷款,MMM公司转向私人投资者,通过承诺投资者丰厚的回报,获取所需的资金。

MMM公司似乎迅速成功。将投资者的基金作为资金,股价指数级暴涨。没人质疑过,计算股价的人,也是那个从股价上涨中收益最多的人。没有独立的证券交易所对股票进行估价。股价也并非由第三方报盘,未经任何监管机构验证。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和出价等交易信息都不存在。相反,估价由MMM公司计算得出。投资者高兴,不去质疑千点回报率。

一夜暴富

1994年2月,MMM公司宣布,股息高达1000%,并开始大范围的广告宣传活动,主要讲戈鲁博夫和他一夜暴富的故事。对于大多数的俄罗斯人来说,广告里的这个人好像有点头脑简单,不谙世故。如果戈鲁博夫可以发财,那任何人都可以。

俄罗斯的普罗大众陷在经济转型之中,马夫罗季趁机利用他们的想法与梦想。大多数人看到生活水平下降,而少数社会关系牢靠的人,却成了亿万富翁。MMM公司的广告充斥着电波,除了戈鲁博夫,还演了其他人。年青一代将自己等同于那对领取回报的新婚夫妇,而更为保守、年龄偏大的人群则被广告里的一位老年人所吸引。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与日剧增,对银行与货币体系的信心则每况愈下。MMM公司好像是一切问题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