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庞氏骗局第三位——艾伦•斯坦福

2012年6月,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市

艾伦•斯坦福火冒三丈,尽管他极力压抑怒火。发脾气只会让他得不到此刻想要、需要的东西:同情。这是他的关键时刻。他会判5年还是30年?30年不可能,因为他已经62岁。法官西特纳比斯坦福年长10岁。斯坦福希望,判决时,年龄可能对他有利。

然而,西特纳法官是一位退伍军人,一名鹰级童子军(译者注:美国童子军最高军衔),按规矩办事。他循规蹈矩的习惯可不是个好兆头,想到这里,斯坦福冒了一身冷汗。然而另一方面,他又没杀人。只是骗了些钱,这当然不意味着他应该死在牢里。

斯坦福竭力挤出讨好的笑容,巴巴地看着法官。他小心翼翼,避免笑得太过,否则就成了招牌式假笑。他希望自己看上去既追悔万分,又和善可亲。想必法官会将所有因素考虑在内。

这场审判是不公正的缩影。斯坦福找不到像样的法律代表,所谓的罪行,言过其实。他的银行是实际存在的,并非子虚乌有,不像与他相提并论的其他庞氏骗局。但好像没有人明白。

斯坦福的13项罪名已经证实,如合谋诈骗、电信诈骗、邮件诈骗,对所有指控,他无能为力。他成功将这场审判拖延三年多,判决却只拖延了三个月。他曾希望一切会烟消云散。他知道时间过得越久,量刑可能会越宽大。人们也许不会忘记,但有些人可能就此逝去,至少继续过自己的生活。

斯坦福扫一眼拥挤的法庭,心想,他不可能继续过自己的生活了。这些人都是谁?他的思绪又回到了可能的判决结果上。请尽量轻判吧,因为他不想和一群暴徒一起,在牢房里腐烂变臭。控方请求量刑最大化,判处230年徒刑,简直是无稽之谈。他绝不接受。也不需要接受。

监狱里的条件简直糟糕透顶。斯坦福可以承受5年,最多10年。他知道只要表现得足够恳切,就能减掉几年,也许几十年。毫无疑问,将刑期缩短至合理的范围内,是可能的。

为什么人们要坚持称他为第二个麦道夫呢?他和麦道夫一点也不像。和麦道夫不一样,他投资了实物资产,而不是虚构资产。政府查封之前,他的银行真实存在。储户将钱投给诚实守信的实体企业。他的意图是好的,怎么就成了诈骗?

如果政府没有插一脚,一开始就用惊慌失措的财务报告书和盖世太保的手段,挤兑银行,他原本可以将钱退还给储户。政府才应该接受审判。

政府理所应当地逃脱责难,而他则为政府的愚蠢付出代价。今天出席宣判听证的人,没有谁关心,一个疯狂的囚犯已经把他打得半死。他们也不在乎,这种野蛮的行为可能对他造成脑损伤。他几乎不能清醒地思考。在熟读脑损伤的书籍之后,他将自己的大脑比作瑞士奶酪。他喜欢这个比喻。

他还研究过医生开的抗压药物。其中一些药物会引起几种严重的副作用。为自己无意间犯下的罪过,他付出的代价已经够多了。没人应该承受过去几年他遭受过的折磨。也许,他才是整场灾难里最大的受害者。

斯坦福已经开除了半打律师,因为他们无能、懒惰、贪财。他默默记下这些律师所犯的一切错误。这些错误也可以构成上诉的理由。

斯坦福深吸一口气,用可信、正直的表情,定定地看着法官。“斯坦福银行是一家真实存在的实体金融机构。我不是小偷。”他希望,这些话听上去足够坚定。刮胡子的时候,他曾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觉得这些话会有不错的效果。法官怎么会看不出这是一场不公正的审判?

话一说完,他就仔细端详法官。法官依然面无表情,除了向一位老太太示意。大约12个人排成一队,老太太队伍的最前面,这些人都等着发言。现在斯坦福不得不听一群自私的人哭诉生活是怎么给毁掉的。在被害人影响陈述中,这些人将事实渲染得面目全非。至少,他们还能见到天日。但是他,面临的是在监狱里度过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