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童(第2/12页)

我阿爷是族长,我们家的规矩就格外严。听老辈人讲,说是以前在广东的时候,派有派祠,堂有堂祠,房有房祠,支有支祠,加上朝廷赐建的专祠和旌表修建的节孝祠堂,祠堂多到几十个。后来不知哪一辈到了这个岛上来,还是想着光宗耀祖。祠堂门口的聚星池就是阿爷找人建的。据说是为了风水,人丁兴旺,多出孝子贤孙。不过他现在,就我一炷香火了。不知道风水是不是没找对。哦,那年祠堂着火,聚星池倒派上了用场,才没有被烧掉。

阿嫲突然顿一顿手中的拐棍,死靓仔,都不知你谂啲乜。

我赶紧又规规矩矩地磕了几个头。

抬起脸,神案上摆着大红烛,没有火焰,已经变成了红颜色的电灯胆。

跟阿嫲回家,一路上都在听她骂人。说岛东的地挖得不成样子,被政府征收了,要种什么“有机菜”。阿嫲显然不懂这个新名词,说,也没见那地里有几只鸡。就说“有鸡”,就只懂骗我们这些乡下人。

又说,这岛上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自己人都跑到外面去了,成个什么话。

她就这样一路絮叨着。我低着头,没话说。

路过北帝庙,看见门口的空地上,有几个小孩儿在玩。见我们走近了,一哄而散。

我看他们跑远了,眼前出现了一张脸。但已经不清楚了,我快不记得他长什么样了。哥哥的脸。

阿嫲推开祖屋的大门,一股凉气扑过来。里头终日不见光,还是黑黢黢的。这房子政府也想收,建什么度假村。阿嫲要和他们拼老命。

其实这屋里已经没什么人了。大伯全家也搬走了,搬到元朗的新屋苑去了。西铁通了,到哪也方便。

阿嫲又顿一顿拐杖。我吓了一跳,听到她恶狠狠地说:

阿德,你在外面我不管。可嫲嫲下去卖咸鸭蛋[1]。你要回来给嫲嫲收尸的,听到没?

我愣一下,点点头。

这间屋子,是我长大的地方。那时候似乎很热闹。还养了两条狗。老的那条叫喜宝,也在前年死掉了。听阿嫲说,死得很突然。中午的时候,吃了一碗虾干粥,还到街上去溜达。走到街市的时候,一头栽倒了,再也没有醒过来。

喜宝很仁义,总是守着我。远远地望,我和同村的小孩子打架了,它就扑过来。

沿着楼梯走上去,楼梯发出吱呀的声音,颤巍巍的,好像就要断裂开来。有一天,哥哥被阿爷蹬了一脚,就是从这楼梯上滚了下来,一直滚到地上。哥哥在地上挣扎一下,站起来。看见我,笑一笑,摸摸我的头,一瘸一拐地走出去。我听着阿爷在楼上喊,不肖子,不肖子。

楼上好大的尘味。也久没人上来过了。窸窸窣窣的声音,我打开灯,看见一只老鼠从脚边跑过去。墙角里蓝颜色的簿子,被咬得还剩下一半。我捡起来,原来是我小学时候的功课簿。底下还批了一行字,“志如鸿鹄”什么的。

我心里好笑,小孩子懂得这是什么。

晚上我就在这阁楼上打了个地铺。夜里很静,静得睡不着。大概我在油麻地乱糟糟的环境里惯了。

都传说这岛上有很多鬼。长这么大我也没见过一个。

倒是阿嫲,平白地半夜说起梦话来。断断续续地从楼下传上来,有些瘆人。

第二天是岛上的太平清醮。一大早村长跑过来,让我帮忙去拍照。十几年了,还都是老样子。热热闹闹,多了很多游客,大都是来看“飘色”[2]的。小孩子们照例穿红着绿,由大人们抬着,环岛巡游。脸上笑,其实是个辛苦差事。大热的天。五岁那年我扮过赵子龙,硬生生尿在了裤子里,说起来也丢人。好在现在的小孩子都有纸尿裤了。我就跟着走了一遭。如今扮的,也没大不同,多还是历史人物﹐戏文里来的。可竟也与时俱进,“乒乓孖宝”不说,竟还有两位阿太──叶刘淑仪与陈方安生。一个雀斑脸的小姑娘扮作“阿姐”汪明荃,最近风生水起,大概是因为做了香港两会代表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