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3/5页)

阿:恐怕第一种办法更恰当,苏格拉底.

苏:上天作证,这是一点儿也不奇怪的.你刚说这话,我就想到我们大家并不是生下来都一样的.各人的性格不同,适合于不同的工作.你说是不是啊?

阿:是的.

苏:那么是一个人干几种手艺好呢,还是一个人单单地搞一类手艺好呢?

阿:一人单搞一类手艺好.

苏:其次,我以为有一点很清楚......一个人不论干什么事,失去恰当的时节有利的时机就会全功尽弃.

阿:不错,这点十分清楚.

苏:我想,一件工作不是等工人有空了再慢慢去搞的,相反,应当是工人全心全意当作主要任务来抓的,是不能随随便便的,马虎从事的.

阿:必定这样.

苏:这样,每个人只要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余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而又好.

阿:很不错.

苏:那么,阿得曼托斯,我们便需要更多的公民,要超过四个人来供应我们所说的一切了.农夫似乎造不出他用的犁头......假使要的是一张好犁的话,也不全能制造他的锄头与其它耕田的工具.建筑工人也是这样,他也需要很多其他的人.织布工人.鞋匠都不例外.

阿:是的.

苏:木匠铁匠和许多别的匠人就要成为我们小城邦的成员,小城邦便更扩大起来了.

阿:当然的.

苏:可这样也不能算很大.就说我们再加上放牛的.牧羊的和养其它牲口的人吧.这样可以使农夫有牛拉犁,建筑工人与农夫有牲口替他们运输东西,纺织工人和鞋匠有羊毛与皮革可用.

阿:这些假设都有了,这个城邦这不能算很小啦!

苏:还有一点儿,把城邦建立在不需要进口货物的地方,这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阿:确实是不可能的.

苏:那么它就还得有人到别的城邦去,进口所必要的东西呀.

阿:是的.

苏:可是有一点,我们如果派出的人空手而去,不带去人家所需要的东西换人家所能给的东西,那样,使者回来不也会两手空空的吗?

阿:我看会是这么样的.

苏:那么他们便必需不只为本城邦生产足够的东西,还得生产在质量.数量方面,能满足为他们提供东西的外邦人所需要的东西.

阿:应该如此.

苏:我们的城邦所以需要更多的农夫和更加多其他的技工了.

阿:是的.

苏:我想,还需要另外的助手做进出口的买卖,这便是商人.是不是?

阿:是的.

苏:因而,我们还必须要有商人.

阿:当然.

苏:这个生意如果要到海外进行,那就还得需要另外很多懂得海外贸易的人.

阿:确实还需要很多别的人.

苏:在城邦里面,我们是如何彼此交换各人所制造的东西呢?须知这类交换产品正是我们合作建立城邦的本来目的呢.

阿:诚然交换是用买和卖的办法.

苏:于是我们便会有市场,有货币作为货物交换的媒介.

阿:当然.

苏:一个农夫或者随便哪个匠人如果拿着他的产品上市场去,但是想换取他产品的人还没到,那么他不是只得闲坐在农场上耽误他自己的工作吗?

阿:不会的.市场那儿有人看到这种情况,就会出来专门为他服务的.在管理有方的城邦里里,这是些身体最弱不能干其他工作的人干的.他们便等在市场上,拿钱来跟愿意卖的人换货,再拿货来同愿意买的人来换钱.

苏:在我们的城邦里面,这种需要产生了一批店老板.那些经常住在市场上做买卖的人,我们叫他店老板,或小商人.那些往来于城邦之间做买卖的人,我们称之为大商人.是不是呢?

阿:是啊.

苏:此外我以为还有别的为我们服务的人,这种人有足够的力气可以干体力劳动,但在智力方面便没有什么长处值得当我们的同伴.这些人按一定的价格出卖劳力,这个价格就叫工资.因此毫无疑问,他们是依靠工资为生的人.不知你意下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