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第3/5页)

“没错,”他附和道,“而且从伤口来看,是典型的自杀性伤口。当然,在正式的验尸报告出来之前,任何事情都不能肯定。不过验尸官打电话拜托汉金斯医生,汉金斯医生一早就做了尸检。”

“两名死者都是被同一把点三二手枪打死的。正如我刚刚所说,近身射击。死者的衣物上有火药烧焦的痕迹,伤口边缘也被火药灼伤,留下黑乎乎的痕迹。也就是说,”克拉夫举起一支削得溜尖的铅笔,指着笔记本说,“剩余的火药嵌进皮肤之中。由此看来手枪肯定是在离身体相当近的地方开的火。双重自杀。”

“这个,如果是这样,”亨利说,“那你还烦恼个什么劲儿?你脸盘子上怎么挂着那种可笑的表情?证据确凿啊。”

克拉夫再次郑重地点点头。

“是的,爵士,证据确凿。”他顿了顿,又说,“只不过,你瞧,这并不是一起双重自杀案,而是一桩双重谋杀!”

我知道,你们这些读者们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说了。你们可能从一开始就在盘算,什么时候“谋杀”这个字眼儿才会蹦出来。对你们来说,等这个字眼一出现,就可以期待一场智力交锋游戏。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个词就这么突然迎面扑来,克拉夫的一字一句到底给我造成了多大的冲击,还是留给各位想象吧。

关于枪伤的描述,什么“剩余的火药嵌进皮肤之中”,一想到这是在说丽塔·温莱特,让人难过不已。我们在花园苹果树下继续聊着,丽塔在警察嘴里成了解剖桌上的一堆肉,除此以外什么也不算。而且,一想到某处居然藏着个凶手,一说起会有人恨丽塔和巴里·沙利文恨到欲除之而后快的地步,我完全不敢置信。

亨利·梅利维尔张着嘴,目光锐利得像只老鹰,盯着克拉夫不放。但他没说话。

“现在,我们来说说凶器,”警长继续说道,“凶器是一把点三二口径勃朗宁自动手枪。如果是沙利文先生开枪打死那位女士,然后再自杀,或者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反过来假设,女士先动手。不管怎么说,你一定会汄为手枪跟着两人一起掉进了大海,不是吗?”

亨利·梅利维尔看着他:“我什么也没以为,孩子。讲故事的人是你,继续说下去。”

“又或者说,”克拉夫争辩道,“你一定认为在他们跳海处附近的悬崖上能找到手枪。但你不会,”说到这儿他举起手中的铅笔,强调地扬起浓眉,“你不会汄为凶器居然会出现在离海颇远的大路上吧,发现凶器的地方离温莱特大宅足足有半英里远。”

“那又如何?”亨利问道。

“我最好把前因后果解释清楚。你们有谁汄识史蒂芬·格伦吉先生吗?他在巴恩斯特普尔当律师,但家住在临肯比。”

“噢,我跟他熟得很,”我答道,而亨利·梅利维尔则摇了摇头,“刚刚在街上和我们一起的就是他闺女。”

克拉夫消化着这个新消息。

“星期六夜晚,”他继续说道,“或者应该说是星期日凌晨一点半左右,格伦吉先生开着车从敏赫德②往回赶,路上经过温莱特的大屋。我们——我是指警方——当时正在现场,不过很自然,当时格伦吉先生并不知道在某处出了大事。”

“他车速很慢,开得非常小心,这年头大家都该像他这样开车。从温莱特大屋往临肯比方向开了半英里左右,格伦吉先生发现车灯照耀的路边有个东西闪闪放光。作为一个万事小心、做事非常有条理的绅士,格伦吉先生下车看了看。”

(史蒂芬·格伦吉就是这种人。)

“原来闪光的是把点三二勃朗宁自动手枪,除枪柄是硬橡胶外,其他部分都是闪闪发光的钢制表面。请注意,此时格伦吉先生完全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他只是碰巧看到一把手枪。但正如我所说,他是个小心又有条理的人,警方对此感激不尽。他用指尖捡起手枪,”克拉夫比划着说,“而且从残余的火药味判断出这把枪在几小时前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