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5. 诗人工程师在订婚仪式上(第3/4页)

每个月来理发,穆希廷都会跟理发师谈起自己,所以理发师知道这个年轻工程师的所有故事。理发师看见穆希廷,和蔼地对他笑了笑。

“要刮胡子吧?”理发师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干净的围裙,一边询问了穆希廷母亲的情况。

穆希廷还记得小时候刚来这里那几年的事情。为了让穆希廷的个子够得上镜子的高度,理发师在座椅的两个扶手上架起一块木板,然后再在椅面上铺上一张报纸。头几次穆希廷哭了,理发师鼓励他说:“军人的孩子是不哭的!”后来,每次来理发,母亲都会把他交给理发师,然后就一个人去市场买东西。那时母亲穿着肥大的长袍,走路快快的。他还记得有一次是和父亲一起来的,理发师对父亲十分的尊重。理发师曾经很尊重中尉海达尔先生,现在他尊重工程师穆希廷先生。理发师一边往穆希廷脸上抹肥皂,一边询问了有关工程师职业的一些问题,看上去他早已忘记这个工程师曾经是个孩子,曾经在他的店里哭过。

穆希廷把手放进白色围裙里时想:“在这里我感觉自己是个孩子!”他完全听理发师的摆布,理发师让他坐在像一面橱窗的大玻璃前的一张椅子上,一边给他剪头发、剃胡子,一边和他交流着各种信息和传闻,从理发店门前经过的人们则会不经意地看他们一眼。穆希廷每次经过这里时都会看一眼理发店的橱窗,他会说:“啊,书记员胡萨梅廷在理发。”他想现在来市场的人大概会说:“啊,工程师穆希廷在理发。”

他想:“是的,一个工程师,工程师穆希廷!这就是我!”工程师,但不能算英俊,矮个子,戴着一副眼镜,有一张暴躁的脸,这张脸会唤起恐惧或是钦佩,但不能唤起爱意。他望着镜子,看着那像酒瓶底的眼镜,他希望有一样自己特有的东西,他还不时地回答理发师的一些问话。“这就是我,一个工程师。1937年在世界的一个城市里,在这里,伊斯坦布尔贝希克塔什的一家理发店的座椅上,和其他的顾客一样乖乖地、一动不动地待在白色的围裙下。我……穆希廷,工程师……我努力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但缺乏毅力、工作能力欠佳;我是一个单身汉,我很聪明;我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要去参加一位好友的订婚仪式;我在为了一本尚未出版的诗集而心急火燎;我在为自己的将来感到担忧。我就是穆希廷•尼相基……”突然他把目光从镜子上移开,他对自己说:“不,不,现在我不愿意想这些东西,我想去出席订婚仪式,去那里玩。我不愿意想自己是谁,干什么的,将来会怎样!”突然,他哆嗦了一下,耳边的刮刀也停了下来。

理发师用一种善解人意和询问的目光看了看镜子,穆希廷也朝那里看了一眼,但他不想看见自己。理发师在往他脸上涂肥皂的时候他也没去看镜子。离开理发店前,他一直努力地不让自己去想任何事情,只是静静地听着刮刀在脸上发出的吱吱声。

一出理发店,他就上了一辆出租车。他认识那个司机,司机也觉得他面熟。为了不想任何东西,他在车上一直和司机聊天。他们聊了物价的昂贵、足球比赛和那些开车不小心的司机。

阿亚兹帕夏的这幢公寓楼是雷菲克告诉他的。穆希廷上楼时想:“我迟到了!”他的内心仿佛有种因为错过了所有应该看见和感受的东西而产生的灾难感。但他摁响门铃后突然惊喜地发现“那里有很多人!”他想里面的那些人会看他、审视他、对他笑,他也会同样地对待他们。不认识的一个女人把他领到了客厅,他走到人群中,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位子坐下。

客厅里,女人和年轻的姑娘们坐在一边,小伙子和老男人们坐在另一边。大概谁也没有想到应该这样男女分开坐,大多数人会认为更加正确和文明的做法应该是男女坐在一起,但是谁也没有勇气破坏这个规矩。留声机在放着音乐,所有人都在轻声交谈着,大家都在等待着什么。穆希廷看见了雷菲克和挺着大肚子的裴丽汉。然后奥马尔从一扇门里走出来,他向穆希廷挥了挥手,但没有走过来。穆希廷在人群里看见了纳兹勒,他觉得她是漂亮的。他想:“是的,我是晚了!”不一会儿,音乐停止了,大家翘首以盼的那一刻就要到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穆希廷想:“看来他们会从这扇门走进来,我在这里正好可以看见奥马尔的脸!”他为自己选了一个好位子而暗暗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