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第3/4页)

戈特孟说:“唔,这雕像的确是很不错。但是那齐士,我告诉你!这个像的美在于我不能缺少的整个青春、旅行,对许多女人的恋爱与甜言蜜语。这是我从其中汲过水的泉源,但它就会变得干涸的,所以我的心也将要干涸了。我做好这玛丽亚的像后,要好好地休息,至于有多久,那要看我何时再找回曾经是那样令我喜欢的一切和青春。这你明白吗——啊,你知道我是你的客人,我在这里是为了我的工作,从来不曾接受报酬……”

“我对你提过好多次了。”那齐士诧异地说。

“好,我现在倒是想接受了,我要做几件新衣服,等衣服做好,再请你给我一匹马,几个金币,然后我就要走了。那齐士,你什么也别说了,不要悲伤。不是我不再喜欢这里,我在什么地方都是不好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你会让我实现我的愿望吗?”

这件事没有什么可谈的了。戈特孟做了简单的骑装与马靴,当夏季即将来临时,他完成了玛丽亚像,称是他最后的作品。他慎重地完成手的姿态,脸容与头发这些最后的步骤,甚至舍不得结束这最后阶段的微妙工作,还一再迟延了行期。日子从指缝中溜去,他依然还在这呀那呀地安排。那齐士虽然感到迫在眼前的难舍难别,但也对戈特孟爱好这个玛丽亚的像与舍不得走而微笑。

可是有一天戈特孟令他吃了一惊,他突然来辞行了。他在夜里下定了决心,穿上了新衣,戴了新平顶帽,来向那齐士告辞。他已经先告过解和领过圣礼,此刻是为接受旅途祝福而来的。两人都难于告别,但戈特孟心里却比较来得冷淡。

“我会再见到你吗?”那齐士问。

“哦,当然,只要你漂亮的马不送掉我的命,你会再见到我的。这里没有人会再叫你那齐士,也不用替谁担忧了。你放心好了。别忘了注意艾利西。不要让任何人去动我的雕像!我已说过了,那个像在我房间里,你可不要把钥匙离手哦!”

“你喜欢旅行吗?”

戈特孟眨眨眼说:“唔,这是我所喜欢的,一向如此。不过此刻我到哪里去,我想都不会有多少快乐的。你会耻笑我的,我难于别离,真讨厌这种恋恋不舍的脾气。这是一种健康与年轻人所没有的病,倪克劳师父也有这种病的。啊,别谈这些无用的话了!那齐士,祝福我,我要动身了。”

于是戈特孟骑马离去了。

那齐士不断念着这位朋友,替他忧虑,真舍不得他走。这个可爱而粗鲁的人,会像逃走的鸟般再飞回来吗?现在这个不可思议的人又成了脱缰之马,去过逍遥自在的好奇生活,去追求他强烈而黑暗的前途,向暴风雨与贪得无厌的世界奔去,愿神保佑他回来。这个人又像蝴蝶般自由自在地飞了,他又会再度犯罪,诱惑妇女,追逐欲望,也许又会再度陷于杀人的危险,坐牢与被杀。这个叹息年华不再的昔日金发少年,眼里流露出多少忧虑,怎能不为他担心!好在那齐士是衷心喜欢他的。这个执拗的孩子又想去克服困难,再度与各种经验奋斗,这倒是令那齐士喜欢的事情。

院长每天都在想念他的朋友,那是爱,是渴望,是感伤、忧愁,间或是忧虑与自责。要不是他对朋友说他那样喜欢他,而有异于别人的话,也许他会因他与他自己的艺术而变得丰富吧?他很少对他谈过这件事,也许是太少了——谁知道他是否会接受他呢?

那齐士不仅没有因戈特孟变得更丰富,反而变得更穷和更弱了。他没有把这些告诉戈特孟,的确是对的。他住的世界是他的故乡,而他的世界则是修道院的生活、职务、学问,美丽与经过缜密思考的建筑。但由于这位朋友而使他产生激烈的动摇与怀疑,从修道院、理智与道德的观点来看,他本身的生活是明明白白的,这种生活与方式是正是正当的,固定的,有秩序与标准的,是秩序与严格服务的生活,是长期的牺牲:永远朝向明晰与正义而努力的生活,比起一个艺术家、流浪者与好色之徒的生活是要纯洁与好得多的。但是从上面,从神的立场来看,真正模范生活的秩序与纪律,需要放弃世俗的声色之欲,疏远丑恶与流血,而皈依哲学与虔诚,这样会比戈特孟的生活更好吗?难道人真要过这种规律的生活,遵照时间、任务与祈祷的钟声来行事吗?人真要研究亚里斯多德与圣托玛斯,会希腊文,抹杀感官而逃避世俗吗?他的感官与冲动,犯罪,寻欢与绝望的能力,不都是神所赋予的吗?那齐士在想到他的朋友时,脑海中不停地涌起这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