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书院

走进这家位于海拔1000多米处的深山私塾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这座利用曾经废弃的山中小学改建成的书院,坐落在山坳间,放眼望去它的前后都是山的翠绿,细细听可以听到私塾旁哗哗而过的溪流声。

书院的创建人白老师曾经在广告传媒行业工作,并一直喜欢学习传统文化。2008年他的女儿出生,出于对女儿教育的展望,他看到很多孩子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对现行的教育体制产生了诸多质疑。所以,他一直在思索女儿将来的教育之路该怎么走。

在女儿三个月的时候,他去了湖南、武汉、安徽等多地的国学教育的研习营,拜访了最早做读经教育的那批前辈,考察学习传统文化教育,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经过持久广泛的学习,白老师取得了极大的提升,办学的念头日益坚定。

2010年,他终于在终南深山里找到了这个闲置了近十年之久的旧学校。这里开始只有空房子,没水没电,院子里一片荒草,白老师亲手进行装修、改造和完善,慢慢地厨房菜园活动场所一应俱全。

2010年,他带着自己的外甥和朋友的孩子,一共三个孩子进山了。白老师放下了山下的生意,他的爱人侯老师还在市里。大概持续了两三年后,他爱人也进山了。

2012年开始,孩子也越来越多,在书院生活学习的孩子达到了十个左右,年龄在四五岁到十六七岁之间。侯老师说孩子们每天的吃喝都需要开销,所以书院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益,对每个把孩子送来的家庭都会收取一定的学费,每年下来书院的收支是持平状态,没有赢利空间,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山上的生活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富足。

曾经,白老师和侯老师做生意做得很成功,也都过过奢华的生活,物质上的享受对他们来说早已毫无吸引力,他们更愿意安住在这大山里,在淡泊的日子里做一些对生命更有意义的事。

因为我自己也是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与白老师、侯老师相识后,我便在空闲时偶尔去书院小住与学习。

深山里的气温要比山脚下低一些,如果是冬季得比山下多裹一件羽绒服,即便是在夏季,一早一晚也得多披一件厚外套。在书院小住的清晨,我每天从轻盈的手鼓声和孩子们琅琅的诵读声中醒来,这时的天刚蒙蒙亮。伴着诵读声,我起床洗漱整理。

他们诵的是《道德经》,为了给孩子们增加诵经的轻松度和节奏感,侯老师坐在校园中间一手拍动手鼓,一手抚书与孩子们一起诵读,孩子们排成队沿着校园四周边走边诵。说来也奇怪,有了手鼓做配音,读起经来我一点儿也不觉得枯燥,感觉变得生动多了,也更加容易专注起来。

一个小时的诵经课结束,白老师便带孩子们出发到山坳间的一处草甸里练功,练的是五步拳和站桩。高山上的阳光尤其明亮,草甸是山坳间的一处平地,地上开满了紫色的小野花,站在这里仰望天空,我被一种温暖的极具穿透力的气场笼罩着。

上午九点是早餐时间。书院的老师和孩子们一直坚持素食,且一日两餐。我好奇在城市里人们都习惯了一日三餐,在山里长期一日两餐对孩子们来说习惯吗?侯老师说自古以来中国古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两餐从中医角度讲是最合乎养生之道的。来这里的孩子都是佛教家庭的孩子,他们与书院有着共同的信仰,平常生活中父母都很注意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爱护和珍惜,所以常年素食对孩子们来说也都没有任何问题。

早餐过后,又一个小时的诵经课,这次背诵的是《黄帝内经》。然后开始中医实践课。

每一个穴位如何寻找、有何作用、如何扎针,侯老师都会一一说明,再由孩子们亲手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