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非梦·病非病(第4/5页)

第六个梦表示将来的世界邪见炽盛,会破我的佛法,有德的人反而隐没不见了。

第七个梦表示我涅槃后一千四百七十年中,我弟子修德的心,一切恶魔都不能扰乱,但有的弟子行止不依法而行,反而毁坏了佛法。

幸好有佛陀解梦,否则我们看了阿难七梦,岂不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因此梦不是不能解,而是如果不能见到真正的实相,梦仍然是没有意义的。

在《大般若经》里,佛陀曾对善勇猛菩萨说:

“复次善勇猛,如人梦中说梦,所见种种自性如是。所说梦境自性总无所有,何以故?善勇猛,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说?”

我们不要说人生是真实的,我们所经历过的人生,现今何在?我们未来要经历的人生,又在哪里呢?这不是梦吗?人生的梦已经是不实了,何况是人生梦里所做的梦?

当我们理解了梦,就比较能理解人生的病痛了。

凡是投生到娑婆世界,病痛就是不可避免的,经典上告诉我们,人生有七法不可避免:

一、苦乐之生不可避。

二、老不可避。

三、病不可避。

四、死不可避。

五、罪不可避。

六、福不可避。

七、因缘不可避。

因此,病是绝对不可避免的,只要有报身就会有病,不只是一般凡夫,连大菩萨,甚至伟大的佛陀都不能避免。佛陀圆寂之前是在毗舍离国的竹林园村结厦安居,因受不了暑气和长雨而发生疾病,他忍住疾病勉强往北继续说法,最后在优钵滑他那沙罗树林时倒下了,然后佛陀就入灭了。

佛陀会生病,对经常在病中的众生是很大的安慰与启示,我们学佛的人也应该在病中得到安慰与启示。对于病与不病,我们都应该同等看待,如果能认识到此身非我有、四大本空、无常是苦,在病中反而更能生起我们的精进之心、菩提之心!

病,是人生业障因缘的显现。

智者大师在《止观》里,说到生病的六种因缘,与我们刚刚提过的梦的因缘有一些相似,他说:

一是四大不顺得病。 二是饭食不节得病。 三是坐禅不调得病。 四是鬼神所作得病。 五是魔神得便得病。 六是业缘所感得病。

智者大师的说法,几乎已概括了所有的疾病,他也教我们如何来对治不同的病:像四大不顺、饮食不节的病就应该去看医生。坐禅不调的病应由老师指导,或发起精进。鬼神所作的病应该念佛持咒。业缘所感的病就应该忏悔。

尽管病的因缘不同,但病绝不会无端生起的,因此得病的时候应该勇于承担,坦然面对,如果我们不能承担自己的病痛,还谈什么解救众生的疾病呢?

更明确的说法是:病也是修行。

在《止观》的修行法门里,有十种通向菩萨不可思议十法界的观法,其中第三种就是“观病患境”,是说修行者在生病时,应该观病生起的原因,认识自己的病,然后对治它,最后把病治好,这整个过程就是修行。这“观病患境”可以使人观到“病患法界”,有点类似维摩诘居士的示疾,知道生病本身就是不可思议法界。所以,不可小看生病的修行。

在《涅槃经》里说到菩萨的五种修行,其中一种就是“病行”,所谓病行,是菩萨以大悲心来治众生罪业的大修行,想想看,菩萨若没有经过病行,如何知道众生的病来对治呢?而菩萨以悲心来承担众生业障而得病,是多么动人的修行呀!

我们一起来读《维摩诘经》中的句子,会让我们更理解“病行”或“病患法界”:

“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得不病者,则我病灭。”

“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