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粟(第3/5页)

铁塔反映出的思想在于:无论宇宙多么伟大,但是人类比这一切更伟大。他要主宰客观世界!

就在离铁塔不太遥远的地方,毕加索正在创作。他的作品有很多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不必一一顶礼膜拜。要做艺术世界的主人,这是他创造力的源泉之一。

他的素描好,但马蒂斯、特朗、马约尔、布尔德尔、列宾、珂勒惠支,并不比他差!

他同情劳动人民,麦绥莱勒、凡·高对底层人民的不幸,所表现出的人道,比他更强烈。

有些阶段,他的色彩很热烈,但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的色彩比他更热烈。

毕加索对于不懂艺术、自作风雅的画商很有研究,看透了这群俗物全身铜臭,没有艺术细胞。毕加索出身贫苦,养成穷人的傲气,他采用猫玩老鼠似的感情来逗他们,来找愉快。多少绘画天才死在这些画商手中?多少草包偶像被当做摇钱树而吹捧起来?玩弄这些大老板,使毕加索有一种报复的愉快。这种愉快,会有助于他的创造。

越是不懂越要装行家,越肯出钱。严肃的好画,被他们嗤之以鼻;他们对塞尚、凡·高、高更和许多天才,可有半点儿慈悲?

毕加索的伟大在于不凝固,即使变失败了,失败的是作品,不是求变的精神!

文辉问过我绘画不可能是纯理智的活动,毕加索的画,表现出一位大艺术家在现代工业所形成的生活节奏面前,有扩张自己主宰客观的一面;也有感到震惊和彷徨的一面。二者交替着,交织着,混合着。在他身上,艾飞尔和莫泊桑的感情又交战,又含笑碰杯。他可以接受蒙田的散文,维吉尔的诗,塞万提斯亦庄亦谐的高级艺术。而他不可能像罗曼·罗兰那样懂得陶渊明,也永远出现不了梁楷、倪云林、青藤、八大等笔下的趣味。毕加索在本世纪的画坛上,不会有人比他影响更大,但决不是没有比他画得更好的作品。艺术不是数学,每件作品都能在天下数第一的人是不存在的。对毕加索也会有恰如其分的评价,那是对一件件作品的具体分析,并不是盲目地骂和捧。这话对么?”

我回答说还是让时间来回答你吧。锐利不等于老练。”

《茶花女》这部小说在历史上的功绩没有人怀疑。爱和美的毁灭,揭露了社会的冷酷无情;贵族楚楚衣冠裹不住丑恶的灵魂;那种自私、伪善、虚假的同情,这一切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他喊出了青年们对纯真爱情的渴望,这种婚姻自主、摆脱门第规念,同小资产阶级反对贵族、向往自由的呼声相一致。

艺术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不可能仅仅是生理学范畴内的现象,总要织进更多社会生活,才能唤起更多读者的共鸣。

《茶花女》占领了舞台,千千万万观众为多情美丽而又善良的女主人公流泪,其中也有再创造的功劳。

《卡门》这本小说,在艺术上比小仲马成熟。梅里美依靠这二十几个中短篇小说,能和巴尔扎克、雨果、乔治·桑等巨人分享文学史上的光荣。梅里美被卢那卡尔斯基称为“停滞期的天才”,也是艺术银河中的巨星。

猎奇、传奇的作品,易于趋时,难以获得永久的传诵。卡门发掘出一个民族的灵魂,她对情感的忠实,超过对生命的重视。说爱就爱,说不爱,宁死不低头,从不虚伪。作家的调色板上,带着爱与同情,他把任性、顽强、泼辣的野性所代表的原始之美,与洞悉黑暗王国一切关节的老练、狡狯,揉在一起,调成难以描摹的复色。他显然认为这位唯情至上的吉普赛女人,比沙龙里的贵夫人、腰缠万贯的老板娘更有人情味。由于和封建势力冲突的结果,卡门的灭亡变成必然的命运。顺便说一句:卡门这样任性的人,在任何社会都不能适应。任性、唯情,都能使人丧失理智,而变成盲目性。这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