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藏在记忆中的未来(第3/6页)

父亲去世前大约10年,即他还在疗养院时,曾写下这样一张备忘录:“除了对穿透性研究的普遍嘲笑,我们还期待更多其他描述。建议:有一部分未来藏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虽然好奇,但我们的病人或许能在回顾中受益……等我再次回顾这个半球的信息时,我希望能了解你更多。”

在第二张备忘录里,他这样写道:“最近,我遇到一个口碑很好的医生。这些材料应该对学生们的帮助很大——统计和确定最有用的评论,会对他们帮助很大。我估计很快就会开始研究这些最重要的记忆存储区。”

自从父亲去世后,我找机会想了很多关于记忆真实性的问题。近年来获得了重大突破的神经科学告诉我们:我们有理由怀疑某样曾经认为自己一定记得的东西。显然,这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20世纪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众多学者中,弗洛伊德就已经发现:潜意识的力量能扭曲记忆。这种扭曲或许能帮助我们压制过去事件带来的痛苦,并为之后会经历的苦难创造出某种令人信服、实则虚假的解释。然而,近代神经科学明显通过质疑“记忆是与很多固定实体一样的存在”,大大推进了弗洛伊德的这些理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记忆”显然“存贮”在大脑的某些区域。我们回忆某事时,需要面对的唯一挑战就是如从银行账户中取款一般,从大脑的那些区域中将记忆提取出来。

今天的神经科学家们却认为,我们的记忆中没有这样一个类似银行账户或储物箱的东西等着我们从中提取记忆(或者,也可以将这个动作形容为“伸手将记忆从中拉出来”)。相反,“记忆”本身这个行为,却是存在的。在这种行为中,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活性能实现“大脑重建部分记忆”这一目的。被重建的这部分记忆虽然并不能时常起效,但偶尔还是可能精确反映以往的某段经历。

“记忆并非对过去经历的简单复制。”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在记忆学研究领域备受尊敬的学者丹尼尔·沙克特这样写道,“相反,记忆是来自各种信息来源的零碎信息重新组合、形成某种新实体的结果。”

据他观察,这种重建行为[1]或许会受到诸多扭曲因素的影响。例如,对如今的我们来说,某段本应手到擒来的回忆,却可能一时半会儿怎么也想不起来;或者某段我们认为自己一定记得的对话,却突然忘得一干二净。用沙克特的话来说,这样的结果和记忆犯下的其他罪行,也许会扭曲我们“对某个具体事件的看法”,或从实际上延伸我们对那段经历的记忆。

大多数人在回忆我们所爱之人时,往往都会很自然地对那段记忆确信不疑。然而,在回忆过程中,我们的重构行为显然已经部分改变了那段记忆。尽管如此,这一令人赞赏的论证或许依然会让我更加勤奋地重新审视我对父亲一生的某些记忆,尤其是那些基于他的传达和母亲回顾的记忆。

幸运的是,我和他们拥有的很多记忆都有大量文件可以印证。除了父亲送到我家中保存的那些文件,我也在他们的公寓里发现了很多他还没时间加以整理的文件。

最近,我在最令人愉快的那些文件中,发现了一封维多利亚·卓别林之女、尤金·奥尼尔曾孙女——奥雷利娅·蒂埃雷——写来的信。当时,她住在纽约,即将迎来一段辉煌的舞台生涯。据信中所写,她即将与电影导演米洛斯·福曼合作。但与此同时,她也在哈莱姆附近的一个社区,以志愿者的身份照顾孩子们。她谈起教导孩子们给她带来的快乐,但也提到了因自己几乎无力改变他们的生活条件而产生的“无用感”和“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