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怒海孤筏(第5/18页)

雕刻家在火山口里面工作起来所需时间颇多,但所需人手并不多。每完成一座雕像,搬运工作进行得迅速及时,并且所需人数极多。复活节岛面积不大渔产丰富,而且土地全部用以开发耕作,种植了大量的秘鲁白薯,专家推断该岛在鼎盛时期足以养活七八千人。把石像从火山口的峭壁拉出来需要一千人左右,拖往岛上各处却只需五百人即可。

拉石雕头像用的缆绳是用植物韧皮和纤维编织而成,把石像放置在木框上,让木框在滚木和圆石子上滚动,再用竿头来作润滑剂。不但南海诸岛上的古代开化部族擅长制绳,秘鲁古代的开化民族更是精于此道,最早到达秘鲁的欧洲人在水流和峡谷上,就曾见过百英尺长的吊桥,这种吊桥的缆绳约有人的腰部那样粗细。

当巨大的石像被运到选定的地点之后,又面临一个竖像的问题。他们用沙石筑起一个临时土坡,把石像底往前从倾斜度较小的一边拉上去,到达顶端之后,把石像从峭壁边上垂直落下去,石像的脚直接落入一个预先挖好的洞中。此时,整个土坡仍在,巨像的头部后面还靠在土坡上,于是他们就把另一块圆柱形的石头滚上来,安放在石像的头顶上。然后铲去临时土坡。目前复活节岛上还保留着好几处这种临时土坡,在等待着再也不会到来的巨像。这种方法非常高明。古人是极具智慧的,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人力资源,一旦我们能想到这几点,这种方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造石像呢?为什么他们一定要到距火山口工地四英里的另一个采石场,去运那种具有特殊的红色岩石安放在人像头顶呢?南美和马克萨斯群岛上的石像通常是整个都用这种红色岩石雕刻而成的,为此当地人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采石。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那就是波利尼西亚和秘鲁的达官显贵们时常佩戴红色的头饰。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石雕代表什么人物。当欧洲人初到复活节岛时,他们在岸上见到神秘的“白种人”,这些人胸前美髯飘飘,同一般人形成鲜明对比,他们正是被入侵者饶恕的早先那个部族的妇孺的后裔。当地人自称他们的祖辈有白色的也有棕色的。他们能够非常准确地算出棕色人种是在二十二代以前从波利尼西亚其他地方迁徙而来的。更早些时候的民族则是在五十七代以前(公元400~500年)从东方乘大船来的。东方来的民族称为“长耳人”,由于他们在耳垂上悬挂重物,人为地拉长了耳朵,形成一种耳长及肩的外表。这些人就是“短耳人”来到岛上以后杀掉的神秘的“长耳人”。复活节岛上的石像都长着长及肩部的大耳朵,就便是雕刻者自己的形象。

如今在秘鲁的印加人当中仍流传着一个传说:日神康铁基统治的是蓄长髯的白种人,印加人称他们为“大耳人”,因为他们的耳朵被人为地拉长垂到肩膀。印加人明白无误地说,安底斯山里被遗弃的巨像是康铁基的“大耳人”所竖的,那是在的的喀喀湖岛上战争以前的事了。

总而言之,康铁基的白色“大耳人”连同他们创作巨像的丰富经验与技巧一起离开了秘鲁向西隐没。铁基的白色“大耳人”是从东方到达复活节岛时,他们所擅长的也是同一种技艺,他们即刻动手干起来,他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已达登峰造极的境界,在复活节岛上完全没有发现这种艺术发展的迹象。

南美的巨石像和南海某些岛上的石像的相似程度,更甚于南海各岛的石像彼此之间的相似程度。马克萨斯群岛和塔希提岛的人,称这种石雕为“铁基”,它们代表着各个岛屿历史上人民所推崇的列祖列宗,这些人在死后被神化了。根据这个情况,我们绝对可以解开复活节岛石像顶端安放的红石的谜底了。当欧洲人到南太平洋探险之时,波利尼西亚所有岛上都有红头发白皮肤的人,有的全家人都是如此,岛民们自称这些人是各个岛上最初的白人的后代。有些岛上举行宗教仪式的时候,参加仪式的人把皮肤涂成白色头发染成红色来模仿早前的祖先。每年在复活节岛举行的仪式上,节日活动的主要人物总是剃光头把头染红。复活节岛上的石像头顶的巨大红石帽子就是依照当地的典型发型雕刻的。石帽的顶部有一个圆结,这代表人们经常绾在头顶上的发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