馕的事(第3/3页)

——天啦,实在太好吃了!哎,虽然我总在不停地为一些事情惊叹,但每一次都是真心的……总之,那些馕坑打出来的啊,铁盆烤出来的啊,统统被甩了几条街。大约由于柴灰冷却有一个缓慢从容的过程,馕沿着完美的抛物线均匀平滑地成熟,食物的美味最大限度地向内聚拢,完整收敛入馕壳之中。这样的馕,虽然瓤也是柔软细腻的,但外壳厚实多了,酥酥脆脆,口感亲切质朴。

只是,在吃的时候,我实在受不了斯马胡力和卡西艳羡的目光,于是只吃了几口就把剩下的掰成两半分给了兄妹俩。两人毫不客气地接过去,似乎早就等待我这一举动了。

遗憾的是,这种绝妙的办法一次只能烤一只馕(还不够兄妹俩一顿吃的),况且也不是每天都会产生那么多柴灰,所以不能经常使用。

不用锅制作食物——真是神奇。突然想起曾经听人说过,以前的哈萨克人出远门放羊比现在更为艰辛,十天半月除了干馕,再无其他食品。也没法随身带沉重的铁锅,只能背一只轻便的、以整木凿空制作的小木桶,用于取水。平时也没有热食。如果感觉到身体状况衰弱,就顺手牵过一头母羊,把奶水挤进木桶,然后升起火堆,烧红几块卵石,直接投入羊奶中,一会儿奶就沸了。据说这个法子远比铁锅煮出来的奶香。

而天寒地冻的日子里需要进补肉食补充热量时,荒野中的牧人便就地宰羊。剥了皮,卸下肉块,把新鲜的羊肚剥出来翻个面,光滑的一面(没有食物残渣的一面)朝里,装进揉了盐的肉块,扎紧口子,再在大地上挖个坑埋了。然后在地面上生起火堆烤手烤脚,等身上暖和过来了,再把下面的羊肚扒出来剥开……哎!那样的鲜嫩美味,只想象一番都觉得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