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汉华章(63)(第3/6页)

然后,他又点了点胶东国的位置,茶水组成的环线将胶东国和其余各国全数链接了起来,甚至到了南边,小皇子的嘴巴长得大大的,“哇!彘儿的国家可以通到那么多地方呀?”

“不光是南边,还有北边……”他又往北边的几个方向大概走了走,“大汉之外的土地很大,他们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我们这里很昂贵的,在他们那里可能就很廉价,彘儿知道有什么东西是这样吗?”

“彘儿知道!”小豆丁甩了甩手指,点点胶东国所在的位置,“胶东国的鱼很便宜,但是在中山国却很贵。”

“对!”夏安然知道他是想起之前胶东国派人来送鱼的事了。他伸手将小皇子搂了过来,并且让几个豆丁都围过来,“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粮食。譬如南方的米就很便宜,但是他们那里种不好菽麦。如果我们和他们交换的话,可能两捧菽麦就能换来一捧米。”

然后他的手继续向南边移动了下,“这儿的米可能更加便宜,也许一捧菽麦就能换。”

“而这里……”他点到了南边的空白处,“这里的人可能根本没有吃过菽麦,为了吃到好吃的豆腐,他们会愿意用两捧米甚至更多的米来换一捧菽麦。”

小孩们听得嘴巴张大,他们看着夏安然手指之处的眼神就像是在看傻瓜。夏安然戳了戳几个眼睛瞪得特别大的小孩的额头,“莫要如此吃惊,不过是物以稀为贵罢了。”

“那,那么……”刘彘小嘴巴一张一合,“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北方最便宜的菽麦运到最南边,去和他们交换最便宜的大米?”

小国王微笑点头。

刘彘微微仰头,想了一下,“中山国的子民收获之后会将大米换成粟麦,因为那样可以换得更多的粮食。但是如果可以交换的话,以后中山国的人就不需要换啦!因为这些菽麦可以到南边去换大米。”

“对!最理想的状态的话……”夏安然的眸光落在小少年的眼睛上,随后又缓缓扬起,投向天空,他的眼中看到的是更遥远的未来,“通过这样的交换,给百姓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权利。”

“所以!”小豆丁握起了拳头,“我们要造大船!去南边换粮食!”

“彘儿喜欢那样的未来?”

“青也喜欢!”卫青也跟着举起了拳头,“青喜欢吃鱼!”

“唔……”张骞凑了过来,眼睛亮晶晶地点了点北面,他有些好奇,但更多的是期待,“殿下,这里通的……是不是匈奴?如果海运能通,我们是不是可以绕到匈奴的北面去抄他们老巢啦?”

一群刚才还在为了爱与和平挥舞拳头的小豆丁们立刻双目炯炯,仿佛夏安然一承认就可以抄匈奴老窝,他们就要立刻迈动小短腿去帮忙一样。

夏安然:……

这个问题,他忽然不是很想回答。

中山国的策问很快随着商队的南下一路前进,并且每到一处就被贴在了最显眼之处,因悬赏金额巨大,策题又太过奇怪,很快在民间掀起了讨论。

现在中山国的群众们已经养成了没事围围布告栏的习惯了。平常时候即便没有通知,也会有识字科普以及生活常识的小科普,在农忙时节还开设了农人容易被农具所创后该如何自我治疗的教程,很受农人们欢迎。

这些都是通过蜡纸印刷成大字报,然后由官方逐层下发到县乡。

在匠人们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这项技术后,蜡印的成本很低,基本可以做到随写随印,这比雕版可强多了。而且蜡纸印刷对于纸张质量的要求很低,越粗糙越容易上色,直接致使官员下令时候越来越喜欢使用大字报的形式。

显眼、醒目,十分抓人眼球。

为了吸引村人的注意,有时还会有绘图的形式出现,尤其在识字率比较低的村寨,看图说话比一个个认字要简单得多。虽然还比较粗糙,更像是涂鸦,但是小国王觉得这前景还是很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