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大汉华章(63)(第2/6页)

小国王哼哼两声,然后给小豆丁们讲了这个发生在秦朝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正是《吕氏春秋》编写者——吕不韦。

“传闻秦朝丞相吕不韦在花费数十年时间,和他的门生编写完此书后,将其刊布于咸阳的城门旁,邀举国才子和名士来评阅。他许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这便是一字千金。”

“然后呢?”

刘彘瞪大了圆溜溜的大眼睛,“吕不韦可是应诺?”

小国王摇了摇头,在弟弟失望的眼神中笑道:“他不是不愿意付钱,而是无人能改,这笔钱便一直不曾付出去。”

“哇!”刘彘的眼睛立刻亮了,“这本书那么厉害的吗?全国的才子都不能修改?”

小国王点点头,他有些感叹地说道:“此书以道、儒为骨干,贯穿先秦诸子百家的理念,是以最后成书后,它其实并不是哪一家的著作。”

“那后来呢?那么厉害的书,秦王读了吗?”

“没有。”夏安然笑道,“彘儿知道吕不韦是谁吗?”

小豆丁点点头:“是秦皇的仲父。”

“不光如此。”夏安然有些慨叹地说道,“他还是一个在秦皇即位后压制帝王多年的权臣。”

“所以在秦皇治理了吕不韦后,他的著作便被秦皇完全放在了一旁,并不作为治国之本。”

小皇子皱了皱眉鼻子,“秦国的治国之本……”

“是以法家?”

夏安然点点头,小豆丁于是摸了摸下巴,“我觉得秦皇这点很不好,”

“嗯?”

“他既然先前被吕不韦压制,那就说明他有不如他的地方,那他就应该先向对方学习,然后再在他所擅长的地方打败他,那才有意思。”

小皇子的话语迎来了小豆丁们的应和,三头身们都表示对,就是这样,打败曾经看不起自己的人这样太带感了。

夏安然眸光含笑看着他们,并不予以评价,见他不说话,刘彘顿时有了几分不安,“阿兄,彘儿说错了?”

“不,没错,”夏安然摸了摸他的小角,“秦皇当时若是读了这一本《吕氏春秋》……”后面的话被他吞了下去。

他轻轻叹了口气,“彘儿要读吗?阿兄也没有看过这本书,据说它是集腋成裘,汇集了百家之长。但也因此有人说它是杂学,不成一家之言。”

“那有什么关系?”小孩笑了开来,“只要有用,何必管它是哪一家的,反正都是咱们汉人家的。”

夏安然捏了捏他的脸,“彘儿聪慧。”

小豆丁欢快地笑开,然后猛然间想起了什么,“彘儿还是不明白,阿兄之举和这书有什么关系?”

小国王露出了一个狡猾的笑容,“《吕氏春秋》未有此一字千金时,不过是一家之言,无法引来诸多学者一观。深泽港若无此二策千金,也不过是一个小港口,知晓它的人极为有限。”

“啊!”刘彘恍然,“我懂了!阿兄向天下问策,要答策之人自然要来中山国看那港口的模样,到时候哪怕他们想不出主意,也知道中山国有了这么一个厉害的港口。”

他忽而一皱眉,“那他们要是照着学习了又怎么办呀?”

“学了又如何?”小国王正身而坐,闻此言后骄傲昂首,“他学我一步,我便前进十步,他只要有一日学着我,就超不过我。更何况……”

“若他们当真学了回去,扩了港口,又有何不好?”

“水运廉价,若是大汉的水路都能被利用起来,物价不知可便宜几成,而且到时候一定会有人为了运更多的货造出来更大的船,阿兄还想着能够将生意做出海呢。”

“出海?”

“嗯。”夏安然以纸沾水大概绘了大汉的海陆交界处的边缘线,然后他指了指其中几个地方,“此处是闽越国,这儿是东瓯国,这里是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