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按本来面目描绘罪(第5/6页)

 

  周围是香水瓶,有金丝的绸缎,

  给人快感的家什,

  大理石像,油画,熏了香的衣衫

  拖曳着豪华的皱襞,

 

  在一间如温室般暖和的房里,

  空气又危险又致命,

  玻璃棺里面正在枯萎的花枝,

  翻白的眼,无思无想,

 

……

 

  一具无头的尸体,鲜血流成河,

  流淌在干渴的枕上,

  枕布狂饮着鲜红的流动的血,

  仿佛那干旱的草场。

 

接下去写的是那女尸的饰物,形体,都是纤毫毕现,精确得令人咋舌,然而最后一切却来了个大转弯;

 

  ——远离嘲讽的世界,不洁的人群,

  也远离好奇的法官,

  睡吧,安详地睡吧,奇特的女人,

  在你那神秘的墓间,

 

  你丈夫跑遍世界,你不朽的形,

  守护着睡熟了的他,

  而他也将会像你一样地忠诚,

直到死也不会变化。

 

这陡然地一转,不禁使我们想起了 《腐尸》中体解形存的“神圣本质”。这首诗有一副题:一位不知名的大师的素描。据考证,此画也许并不存在,或是某幅油画的草稿,例如德拉克洛瓦的《萨达纳帕尔》。如果是后者,我们不妨引证波德莱尔关于这幅画写的一段文字。他首先将德拉克洛瓦画中的女人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有时是历史上的女性(望着眼睛蛇的克娄巴特拉),更多的是任性的女人,风俗画中的女人,时而是玛甘泪,是而是奥菲莉亚,苔斯德蒙娜,甚至圣母马利亚,玛大肋纳,我很愿意称她们为私生活中的女人。她们的眼中好像有一种痛苦的秘密,藏得再深也藏不住。她们的苍白就像是内心斗争的一种泄露。无论她们因罪恶的魅力或圣洁的气息而卓然不群,还是她们的举止疲惫或狂暴,这些心灵或精神上有病的女人都在眼睛里有着狂热所具有的铅灰色或发泄她们的痛苦所具有的反常古怪的色彩,她们的目光中有着强烈的超自然主义”。这里的女尸已经没有了眼睛,然而,我们在波德莱尔的细节描绘中不是已经看见了她的“痛苦的秘密”吗?我们不是在诗的结尾的大转弯中感到了“强烈的超自然主义”吗?

 

  最后,抓住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人物、事件和场景,于准确生动的描绘中施以语言的魔力,使之蒙上一重超自然的色彩,这也是《恶之花》的现实主义成分的表现之一。波德莱尔笔下待发的船只,逃逸的天鹅,过路的女人,城市的建筑,工业的设施,破败的郊区,还有那些盲人,穷人,老人,乞丐,妓女,醉汉,都具有可视可触可嗅可感的实在性,都活动或静止于具体的时空中。它们所蕴含的超越的、普遍的象征,是在读者的想象中逐渐生成的。波德莱尔能够使他的诗句成为触发读者的想象力的媒剂,是因为他和他的诗的读者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他们的生活是同一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已经成了《恶之花》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我们必须同时指出, 《恶之花》的现实主义成分并非可以剥离而使之孤立存在的,为了进行观察,它只能被保存在批评家的冰箱里。我们可以感到它,甚至可以抓住它,然而一当我们把它放在正常的阅读环境中时,它就可能变得不纯了,或被异质的成分侵入,或消散在左邻右舍之中。这是 《恶之花》的现实主义的特点,也是许多研究者讳言其现实主义的原因之一。然而我们必须对《恶之花》使用现实主义这一概念,否则,我们将不能解释攻击者如何使用了错误的概念进行了错误的判断,而辩护者是如何进行了正确的判断而拒绝了正确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