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钩沉(第5/10页)

我数了一下,从顺治初年到康熙二十七年,这样一字不差的批示就在《泗州志》中出现了十数次之多。大概皇上已经习惯了这几个字,写来相当顺手。至于这个“蠲灾三分”对于颗粒无收、嗷嗷待哺的灾民究竟有多少赈济作用,那不是他操心的问题。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偶尔,皇上因为和嫔妃们看戏看得高兴了,或者因为白天围猎中的斩获而志得意满、龙心舒畅,笔下的头寸便放松些:“旨蠲免本年丁粮,以甦民困。”

谢天谢地,总算有了这么一次“蠲免本年丁粮”,而且还顺便提到了“以甦民困”,显得很有人情味。子民遭灾,朕深为体谅,今年不向你们伸手,明年再说。

但皇恩浩荡仅此一次而已。以后,皇帝仍然是要和嫔妃们一起看戏、在塞外的围场上打猎的,龙心舒畅的时候想必也不会少,御批中的这种人情味却再也不曾有过,有时甚至连写得相当顺手的“蠲灾三分”也有所保留了,例如这一次的批示就打了折扣:“旨蠲灾一二分有差。”

那么,是不是这次的灾情一般,不足以牵动圣忧呢?我们看看:

乙丑六月淮大溢,东南堤溃,水灌泗城,深丈余,男妇猝无所备,溺死者数百人。至十月始渐消,自是官廨民居十圮四五矣,乡鄙田畴一望晶淼,禾稼俱尽。州守寄居南城楼, 详报巡抚上官,会同漕抚吴具题奉。

我不知道皇帝笔下的这个“蠲灾一二分有差”的根据是什么,难道说堤溃城破,溺死数百人,禾稼俱尽还不算大灾?而且这报告是由巡按和漕台共同“题奉”的,你不相信州官在南城楼上起草的灾情报告,总该相信这两位大员的“题奉”吧。可能皇上对泗州年复一年的灾情报告有些烦了,年年治水,年年赈灾,已成了例行故事。有的言官甚至建议,让灾区的妇女每人腰间系一根黄带子,因为从五行上讲,黄属土,而土能克水。康熙是个有科学头脑的帝王,当然不会听信这种左道旁门的胡说;而且即使听了,颁诏施行,像泗州淹成那种样子,恐怕每个妇女腰间的一根黄带子也很难解救。康熙又是个气魄宏伟的帝王,他绝对相信子民百姓的生存能力,不管遭了多大的灾,人总是要想方设法活下去的,吃山珍海味是活,吃树皮草根观音土也是活。再不济,千古艰难唯一死,大不了多死几个人罢了,中国这么大,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多死几个谅也无碍国本。因此,“蠲灾三分”与“蠲灾一二分有差”并没有多少实际价值,重要的是一种姿态,意思到了就行。

领受这样的“姿态”和“意思”,不知我们这位莫之翰莫大人作何感想,也许正是一次又一次在这样的御批下叩头谢恩之后,他感到了惊心动魄的悲哀。泗州看来是没有希望的了,自己很可能是最后一任州守。任何职务一旦与“末代”联系在一起,况味便难免辛酸沉重。他除了勉力赈灾,尽量少饿死人而外,作为一个文人出身的官僚,他不能没有一种紧迫的文化使命感:应该修撰一部《泗州志》,既然不能留下泗州的楼台城阙、市井街衢,那么,就留下几页盛衰兴亡的书记,留下一座泗州城永远的雕像吧。

这是一项悲怆的文化工程。说什么盛世修志,承平雅事,面对着行将覆灭的州城,泗州人现在是要作一篇祭文,唱一曲挽歌,在凄风冷雨中与自己的家园仓皇诀别。

在淮河大堤上的临时办公棚内,在那盏摇曳飘忽的小油灯下,莫之翰带着一天公务的疲惫,精心梳理着那些水淋淋的寸牍片纸。这里有逝去的辉煌和风化的青史,有铁马金戈和笙歌红袖,但更多的却是关于水的记载。泗州本来就是与水维系在一起的,它的繁华得之于淮水和泗水温情脉脉的滋润,它的劫难和沦亡也是由于这两条母亲河的反复浸淫。那么,就蹚过恣肆奔湍的洪波,穿过苔藓湿漉的街巷,一步步走向泗州的深处吧。在这里,历史显示了它无与伦比的幽深和浩瀚,即使是一座不大的州城,那平静质朴之下,也潜藏着动人心魄的诗情。灾区的夜晚,静得让人恐怖,连狗的吠叫也绝迹了,星月惨淡,万籁俱寂,天地间有如铺展着一块巨大的尸布,裹挟着无边的死亡,而州守莫之翰则在悄悄地走向泗州的深处,走向那远古的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