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3/4页)

“左县丞李逢应当是被事先买通的,用处是大肆张扬颜忠盗铜叛逃。坐实了颜忠的罪名后,他也没用处了,于是死在了狱中,同时妻儿皆死。”

楼犇阴阳怪气的笑起来:“死在狱中?那子晟应该去找当时占据铜牛县城之人啊。那人是谁?我想想……”

凌不疑不等他装腔作势,径直道:“是马荣马将军。自从赚得县城后,一直是他署理县城内一干事务。不过数日前,他也死了。”

楼犇眼底浮起得意和残忍:“那真是可惜了,子晟的猜测又只能是猜测了……不过,能这样轻易深信旁人,将身家与两千斤精铜托付,最后落的身死名灭,这位颜县令也免不了一个轻忽失察的罪名。”

“这是因为颜县令想不出那位世家友人会负他的理由。”凌不疑分毫不让。

“这件事我之前想了许久,始终想不通。那颜忠并非懵懂年少之人,多年宦海沉浮,怎会如此轻信呢?直至想到了子唯你,一切顿时豁然开朗。”

楼犇冷声道:“子晟慎言。”

“好,那我换句话说——因为颜县令想不到那位世族友人有背叛自己背叛朝廷的理由。”

凌不疑道,“颜县令的那位世族友人定然与子唯一般,不但自己名声甚好,在江湖上颇有人手助力,而且父兄家人都在朝为官,深受陛下重用。那彭真显然只是一时跳梁小丑,这种情形下,那位世族友人怎会去投彭真,岂非弃珠玉而就草芥?!是以,颜县令自然对那位世族友人深信不疑!想来,直到他在望峰亭前阖家被屠戮之时,依旧没想明白。”

“还有那位马荣将军。我与他见过数面,略知其为人。自从他接管了铜牛县后秋毫无犯,实在不合他以往嗜杀贪暴的名声,如今看来,似乎就是在等着朝廷去招安。”

楼犇脸色青白交加,过了片刻,他勉强一笑,问道:“这些都是子晟的臆断之言,可有何凭证。”

凌不疑道:“无有凭证,的确尽是在下的臆测。”

“你便要拿这些臆测来给我定罪?”

“谈不上定罪,只是想来听听子唯的看法。”

楼犇冷笑出声:“我的看法就是子晟别再胡思乱想了,赶紧回崔侯大营里领功等赏吧。”

凌不疑微微皱眉,扭头道:“你别走来走去了,怎么今日一句话都没有。”这话是对着窗前走来走去的女孩说的。

少商停下脚步,面无表情:“要我说,那好——”她微微侧身,面向楼犇。

“楼二公子,你是不是诓骗颜县令携铜出城,然后屠戮了颜氏满门,然后嫁祸颜县令叛敌卖国,然后串通那什么马将军里应外合。最终,马将军得以从彭逆阵营脱身弃暗投明,而你得了一大功劳步步高升……你认是不认!虽然我等并无任何直接证据,不过你最好还是认罪了吧!”

——这就是少商今日不愿意掺和的理由,没有证据先伤和气,终归是相骂无好言。而且说句实话,她没有凌不疑那么笃定,虽然也有同样的怀疑,但万一呢,万一有个万一呢,岂非冤枉了楼犇?!

听完少商的话,楼犇仰头纵声大笑,凌不疑面色发沉。

楼犇笑够了,才道:“好吧,既然子晟猜了这么一大段,不如叫我也来臆测一番。”他起身走了几步,笼袖直立,斟酌了一会儿才开口。

“当时铜牛县已是汪洋中的一叶小舟,眼看难以保全,颜忠不忍心老母幼儿一同受难,于是与马荣暗中连同,意欲以两千斤精铜换取老母幼儿一条生路,然后自己回去守城,算是以身报国了。谁知马荣心黑手狠,直接杀光了颜氏满门,赚开了县城大门,并以此为晋升通途,换得将来飞黄腾达……这样是不是也能说通?”

“马荣已经死了,他原就是个嗜杀偏狭之人,死了也不可惜。这番说辞既能周全颜县令忠义之名,又不至于牵连太大,子晟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