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被职场上的垃圾干掉(第3/4页)

(07)

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刻画成智近于“神”的人物,比如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空城计等,都发生在这个神一般的人身上。

但这些全都是胡扯,草船借箭是孙权策划的,空城计是魏国大将文聘策划的,三气周瑜也是虚构的,因为正史并无此记载!

诸葛亮真正吓死人的智慧,是隆中对!

一个足不出户的书生,于资讯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的环境中,静坐斗室,竟然把天下大势分析得明明白白,最可怕的是,他竟然能把曹操、孙权、刘表、刘璋这些他从未见过的人的性格弱点看得透透的。

相比于诸葛亮,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连身边的同事、床上的老婆的性格都摸不透,动不动就讨人嫌捅马蜂窝,职业毒舌人人喊打,天天陷入劳心费神的人际冲突,却莫名其妙地认为隆中对没什么稀奇——这些人一定疏忽了什么。

历史上,许多莫名其妙的怪人,以诸葛亮自居,但这些人多半死得极惨。你看诸葛亮寻乎平常,那只是因为有本《三国志》摊开在你面前,你读了书就自以为掌握了所有人的性格弱点,可等到把你放到实战中,才知道你根本是两眼摸黑不堪一击。

那些自以为聪明,但人生成就距诸葛亮无限遥远的人,与诸葛亮的差别,一定是在思维方式上。

这就是历史工程学的价值,它能够让能力型的人士,又或是情商不够高的人士,掌握诸葛亮的思维方法。

(08)

学习历史工程学,首先要弄懂“事件”的概念。

事件这个词,因人而异,一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事件,在另一个人看来或许只是枝节。对事件的不同定义,是区分人与人的标志。

《三国演义》让一代又一代人看得过瘾,就是因为这部书里边,所有人都用了同一个事件标准——争霸天下,一旦事件概念明晰,任何人都可以像诸葛孔明那样推断未来。

诸葛亮就是这么分析问题的:他搜集资讯,发现曹操东征西讨,天天打个不停,就知道曹操不是好惹的。再看孙权,发现孙权也不是省油的灯,在江东打得不亦乐乎,但场面差曹操很远。而益州刘璋,只因为成都一场叛乱,就差点崩盘。所以他果断向刘备建议:大佬,柿子要挑软的,打架要挑嫩的,曹操孙权这俩人太野蛮,咱们还是欺负善良的刘璋吧!

捏死软弱的刘璋,夺取益州——这就是隆中对。

《三国演义》是完全敞开的一本书,所有人物的性格鲜明到了夸张的程度,这只是因为当时的史学家以吓人的精准,把握住了这些人的性格并加以记述的原因。但当你以同样的方式,去研究其他时代的历史人物,就会发现,其他时代的史学家,脑壳进水量比较大,对人物性格根本把握不住,对真正体现历史人物性格的事件,根本不当回事,而无关紧要的小枝节却大肆渲染。如果你能够仔细地分析,通过定义事件,把人物的性格引导出来,这时你就会发现,事实上任何时代的人物性格,都很简单,有志向宏大者,有招猫逗狗者,有渔色猎艳者,各种类型的人物所认可的事件,定义全不相同。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会遵循其心智模式,奔向一个必然的宿命。

这类功夫做上一段时间,你再抬眼看世间的人,发现也不过如此,所有人都有个固化的心智模式,有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性格与习惯,一旦你注意到这一点,这个人物顿时就鲜明了。这时你就获取了足够的智力制高点,居高临下俯瞰对方,知道对方的心理敏感点之所在,不要轻易撩拨或是必要时候稍微加以点拨,就可以收到效果。

学习历史工程学,万不可以偏狭之心暗算人,而要学会品评人,欣赏人,要有厚道慈悲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