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召(第3/17页)

虽然如此,但到第二、三节课的时候,贵宾终于到了。首先是有人敲门,接着校工走进教室通知老师,要约瑟·克尼克在15分钟内去见音乐导师,最好是把头梳整齐,手洗干净了再去。

克尼克吓了一跳,脸都白了。他脚步不稳地走出教室,奔向寝室,放下课本,洗了手脸,梳好头发。他颤抖着拿起提琴匣和练习簿。他哽着喉咙,一路走向设在附属建筑中的音乐教室。一位在楼梯口兴奋地迎着他的同学,指着练琴室对他说道:“要你在这里等着,直到有人来叫你。”

等待的时间并不很长,但对他而言似乎没有尽头。没有人来叫他,却有一个人走进室内。那是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乍一看,似乎并不很高,但有一头白发、一副光洁的面孔、一双锐利的淡蓝色眼眸。他的视线也许有些可怕,但除锐利之外,却也显得颇为沉静快活,既非狞笑,亦非微笑,而是充溢着一种光彩的安详愉悦。他与这个孩子握握手、点点头,然后慎重地坐在那架陈旧的练习钢琴前面的一只凳子上面。“你就是约瑟·克尼克吧?”他说,“你的老师似乎对你非常满意。我想他很喜欢你。来,让我们一起来奏一首小小的乐曲吧。”

克尼克已经取出了他的小提琴。老人弹出了A调,而这孩子便跟着调准音调。然后,他以询问的眼神焦急地望着这位音乐导师。“你想演奏什么?”导师问道。这个孩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对这位老人充满了敬畏之情。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个人。他迟疑地拿起他那本练习簿,将它递给导师。

克尼克慌张起来,接着又对导师那种面色和眼神着了迷,以致答不出话来。他对他这样混乱颇感羞愧,但就是有口难开。好在这位导师并未紧迫盯人。他以一只手指击响了一首乐曲的第一部分曲调,接着以探询的眼光望着这个男孩。克尼克点了点头,随即非常高兴地演奏了那首乐曲。那是学校里常唱的一支老歌。“再来一次。”导师说道。克尼克又将那首乐曲演奏了一次,接着老人弹出了第二部分人声。于是,这支老歌便以两个部分在这座小小的练习室中回响起来。

“再来一次。”

克尼克照做了,而老人则弹出了第二部分,接着又弹第三部分。于是,这首美丽的老歌便以三个部分在这个练习室中演奏起来了。

“再来一次。”说着,导师便配合这个曲调演奏三个部分。

“好一支美丽的歌,”导师温和地说道,“再来一次,这回以最高音演奏。”

导师为他起音,克尼克跟着演奏起来,而导师则以另外三个声部伴奏。导师接二连三地说“再来一次”,声调一次比一次愉快。克尼克用高音演奏这个曲调,每次都伴随着第二或第三部分。他们对这支歌曲演奏了多遍,每演奏一遍,都在不知不觉间增加了一些装饰和变奏。这间空空的小练习室,就这样在午前的喜悦光线中快乐地回响着。

过了一会,老人停下手来,问道:“够了吗?”克尼克摇摇头,接着再度开始。大师愉快地以他的三个声部相和,于是这四个部分绘出了它们那种细薄、透明的谱线,彼此交谈,互相支持、交叉,以愉快的曲折和润饰往复回环交织着。这个孩子和老人这时什么也不想了;他们两个已将他们自己交给他们在交互演奏时形成的那些意气相投的谱线和澜饰了。他俩投入了他们的乐音造成的网孔之中,服从一位无形的指挥,跟着这张网缓缓地摇摆。最后,当这支乐曲再度演奏完毕时,导师终于转过头来向克尼克问道:“约瑟,你喜欢吗?”

克尼克只是望着他,面露兴奋之色。他神采飞扬,但仍然无话可说。

“你也许知道什么是遁走曲吧?”导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