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这,只是开始

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书终于要出版了,我觉得一切都刚刚好,不早不晚,恰逢其时。还记得当得知以一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时那些暗无天日的生活,觉得人生不会再有什么起色了,我把未来都押注在这场考试上了,但却是如此意想不到的结果。提不起精神的我,凌乱地整理这些年的书稿,读着读着,却从以往写的文字里得到了那么一点点宽慰和信心,我想,何不试一试看看能否出版,假若能出版,或许会把我从这份困顿中解脱出来,让我有一种更加坚持写作的理由。

于是,我问了一些做出版的朋友,他们看过稿子之后一致推荐我说:“你的书稿风格比较适合‘悦读纪’,你可以试一试联系一下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我找到了我现在的编辑,她帮助我完成了整个出版的流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于我是一种救赎,在我人生的这个阶段,把我从空想中拔了出来,让我有了一个脚踏实地的方向。

说起来轻松,但真正做起来很难。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考虑的问题是:“我这本书想要传达的东西,读者会喜欢吗?如果不是他们想要的,那么我这本书还有什么意义?”但越是写作,越是渐渐开始真正体会到满足所有读者的心理需求是不可能的,身为一个作者,能做的只有“分享自己”,把自己的成长和反思展示给大家,是分享,而绝不是一种迎合。

我问朋友:“以我现在的年龄和阅历来写这些文章,是不是还很不成熟?”朋友说:“如果你的书和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作家的书放在一起,我一定想要买你的。我不想要一个人趾高气扬地教训我,或者是告诉我二十几岁不做某些事情就会后悔一类,她们成熟,但未见得和我们的心贴近,而年轻的你所想、所思考的东西,我们也一定在经历。”是朋友的这段话给了我勇气,让我知道:只要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就表达了一群人,但前提是一定要说真话。我想我做到了。

我希望这是一本很温暖的书,在心情低落或者深陷迷茫的时候,你拿起它,读上几页,或许不能解决你的问题,但能让你知道你所经历的其他人也有经历过,并且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好自己,把自己过好了,好多事情都会变得简单。换句话说,这是一本提醒你关注自身的书,我们总爱眼观他人,让别人的喜怒哀乐感染自己,经常是身体在往前走,灵魂却没有跟上。总以为麻痹自己、牺牲自己,那些想要把握住的人事都会被紧紧攥在手心,殊不知,到最后,往往是自己先失去了抓紧的力气,任由他们从手心滑落,一切都变得徒然。

年轻的美好,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每个人似乎都有着无比饱满的力量,和璀璨的梦想,也许每走一步都会脚踏泥泞,也许一切都顺风顺水,但是在背后,每个人都在加足马力,想要走得、跑得更快一些。我喜欢这种意气风发的状态,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你这种感觉,不畏惧、不妥协,即便要被生活淹没,也要泅渡自己,大吸一口气,给自己定定神。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太多的东西,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恩。作为一名新作者,很多的前辈和陌生的朋友都给我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我总爱说:“无以为报,只能做得更好,不负你们的期望。”是的,我一定会做得更好,但我还是要表达我的感谢:首先,感谢“悦读纪”文化传媒公司给我这么好的平台,感谢这本书的编辑崔悦姐,为这本书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其次,要感谢苏芩、杨锦麟、安意如、卢思浩、韩松落、周智琛、王开岭、麻宁、赵星、这么远那么近、《莫愁》杂志主编陆艾涢等各位前辈和老师以及“行动派”对这本书的大力支持;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在我身边给我鼓励。当然,还要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希望你们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