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石钟山创作语录

1.我之所以喜欢小说创作,是因为她的自由。她会让人在有限的生命经历中,感受到多种人生,历史的,现在的,未来的。创作一部作品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灵魂拷问的一次经历。一路写下来,人生就多了许多感受,生命就有了质量,这就是文学给予我们的。

文学创作是心灵的路程,实际经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经历。我们经常说,文章要有感而发,我们所发的是心灵史,她的苦难、拷问以及我们的快慰。在思索中体会心灵,在灵动中闪现出创作者的智慧。

——《羊城晚报——心灵之路》2001.3.15

2.纸媒体与网络媒体最大的不同是,阅读感官不一样。阅读纸媒体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阳光下,流水边;一杯茶,一支香烟,你可以慢慢地品,细细地读。网络是什么?匆匆地浏览,让人浮躁,生了许多焦灼来。只要人们还有精神需求,文化追求,文学以纸媒体传播的这种样式就不会消失。网络传媒取代不了书籍,更取代不了纯文学,正如行人与机动车一样,虽然都在前行,但应各有各的道。

——《解放军生活——网络与文学》2003.7

3.我的创作主张是一定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当代性。任何一个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读者接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任何一部文学名著,不论中外都是首先有较强的可读性之后,才一代代地流传下来,然后才是不朽。假设一部作品的出版,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看,又怎么能流传下来呢?难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又何谈名著呢?

说到当代性,我指的并不是作品不能去写历史,只写当代。不管写历史还是写当代,作品所呈现的当代性取决于一个作家对待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审视生活的视角,怎么对待生活和情感。只要具有当代意识去关照作品中的人物,作品的当代性就有了延续,这种延续就是我们所说的当代性。

人情、人性是永恒的,只要把人物的命运写到位,他符合某种文化环境内的行为规范,那么作品便是人性的,也是人情的。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但传统的人情和人性永远不会落伍。因为我们生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这种关系的支撑靠的就是人情人性。人情人性写到位了,作品自然就会打动读者的内心,也就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你的作品。

我要强调的一点是,这种人情人性是主流的,而不是变态的或极端的。我承认这种感情有,但它代表不了当今社会情感的主流。

作家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唯一有区别的就是这份职业。这份职业让作家承载了多种情感和人性的拷问。所以说,作家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只要能让更多的人幸福快乐,作家的幸与不幸也就是小事一桩了。

4.大家都清楚,小说是通过平面媒体传达作家话语的一种方式,电视剧则不是。也有人说,写小说的人写电视剧那是弃高就低。好像写小说的人比写电视剧的人高级一些,从一般的情形来看是这样,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小说去和电视剧去比。近几年的电视剧也的确不争气,而小说也好不到哪里去,两个行当就谁也别说谁了。就写作方式而言,小说和电视剧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讲故事,塑造人物;不同的是,小说靠的是语言在叙述,电视剧是通过画面,然而编剧则不能控制整部电视剧的风格样式,那是导演的事。所以说,电视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编剧在电视剧中的创作很重要,但也只是一个环节。因为如此,不能完全体现出作家的独立创作,所以我不会专职接写电视剧。有好的题材,又有好的收入,偶尔客串一把还是可以考虑的。

——《读书时报——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2003.8.20